但是随着他对中国总参谋部推演过程的跟进许多印度6军在战略展开阶段所没有预见到的问题开始一个又一个的出现了。虽然兵力上占据优势但是很快印度6军在突破了孟加拉边境之后推进的度就开始大幅度的下降。而随着更多外界因素的加入印度军队很快便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陷入一场空前的灾难之中根据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的推演结果印度军队不仅无法达成战略目标甚至还将陷入总崩溃的噩梦之中。
“这不过是中国人的心理战而已!”虽然在听完了卡尔马特中将对中国总参谋部的推演结果之后怒气未消的乔京德尔也清醒的认识到在战争的准备方面印度军队的确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而中**队所预测的种种变数也确实存在但是他依然坚信这些问题全部都经过了中**队恶意的夸大现实的情况根本不会那样的糟糕这种完全在中国人想象之中的战略灾难根本不会出现。“中**队会在一个月之内出现在北方战线之上?这根本不可能要知道现在的西藏还是寒冷的冬季中国人即便利用他们贯穿整个高原的铁路系统也无法将他们所说的庞大军队机动到我们的侧后。”乔京德尔一边安慰着显然有些心灰意冷的卡尔马特中将一边却在心里盘算着放手一博利用中**队抵达之前的一个月时间彻底打垮孟加拉。
但是无论如何由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提供的兵棋推演已经彻底消磨了卡尔马特中将原本昂扬的斗志这位老将不得不向乔京德尔表示自己的心智已乱显然已经不再适合指挥全军进行这样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面对这种情况乔京德尔更为坚信中国人提供这套所谓“合理”的兵棋推演完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是一种迷乱印度军队指挥层的心理战术。他拒绝了卡尔马特中将在战前召集各兵种高级指挥官研讨中**队所进行兵棋推演的建议严密的封锁了这一消息只在一些中**队所指出的细节问题上进行一范围的修正。印度军队将仍然按照战前的部署由乔京德尔亲自来指挥这一场决定印度命运的战役。
“真是难得!想不到小胡里还有这一手真可以说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啊!”而就在乔京德尔对中国人使用这种“龌龊”的伎俩使自己“痛失”一员老将之际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中国人民国防军6军中将—胡维风却正在北京因为他的这一提议而获得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长曹阳上将的大加赞赏。凭心而论虽然在指挥印度洋战区的战斗中胡维风的表现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对于中央军委的高层究竟会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胡维风仍然是心中没底。
毕竟在马六甲地区的中印战争之中中**队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兵力和物资优势而且中央军委在战略介入上拿捏也恰到好处在中国远征军正式介入之前实际上印度的败相已呈。对于一向以《孙子兵法》为自己军事生涯典范的胡维风不会不知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道理在整个战略布局之上中国政府先行退让请急于一战的印度入瓮而自己而引而后。充分显示了大国搏弈的谋略之妙。外交之上中国不仅获得了被印度逼入死胡同的东盟各国的依附以这些国家的财力和物资抵消了劳师远征的困难而且还与美国、欧盟达成协议成功的孤立了印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胡维风自认所能挥的无非是野战的“伐兵”和最后阶段的“攻城”了。
而这两个方面胡维风感觉自己的表现均不如人意海军虽然成功的击沉了印度海军的以“辛格”号航空母舰为的众多舰艇。但是以意外的损失了“北虎”号o93d型核动力攻击潜艇而空军则自开战以后便一直遭到了俄印联合的“方块a”中队的阻击虽然最终艰难的夺取了全面的制空权但是由此损失的时间和付出高昂代价却不得不让他感到汗颜。中国6军的表现是胡维风最为满意的特别是自己一手创立的中国6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成功的在吉隆坡城下以少破众、斩将溃围为他的指挥艺术增色不少。即便如此在许多局部战场上中国6军仍然颇多闪失虽然最终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也让胡维风心里没底。
而最让胡维风感到不安的则是战役最后阶段的安达曼群岛攻坚战自己在绝对优势兵力之下不仅进展缓慢而且损兵折将如果中央军委细纠起来完全可以将他此前的努力全盘抹杀。虽然在战役进程中他可以不去考虑这些但是回到北京面对着难策的“天威”他却不得不为自己的仕途细细考量。好在林太平在他临行之前为他献上了这一条“攻心”之策让胡维风在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长曹阳上将面前成功的扳回一城。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啊!”面对着总参谋长的褒奖胡维风不能不谦虚的一笑。手里握着号称总参“西南通”的林太平为自己捉刀的印度军队对孟加拉可能实施的战略推演计划胡维风在与曹阳上将探讨印度军队行动之上显得底气十足。在这接连几天的小规模接风宴上胡维风一边向曹阳上将提出中**队介入孟加拉战局的种种设想一边也在揣测着中央军委将任令羽派往孟加拉的真正意图。
“不错小胡你能有这样的大局观和战略眼光不愧是我军新一代的大将之才。你对印度军队部署的种种预测现在已经得到了总参情报部门的确认了。可以说差别不大。你本人不是搞情报出身竟能有如此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啊!”曹阳上将拿起手中的酒杯微笑着对胡维风说道。当然这些不过是在外人面前的套话。身为“十三翼将”的组建人曹阳上将当然清楚虽然胡维风不是搞情报出身但是自己安排在他身边的“十三翼将之鬼谋”—林太平却是中**事情报系统之的总参二部出来的精英。
确定一**队战斗力的强弱除战略、战术、技术装备、教育水平的因素之外情报工作的收集能力之强弱也是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份尤其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战争中情报工作的高科技化、及其杰出的收集能力已成为国防现代化展的重要展方向。
与军事装备的迅更新换代所投入的巨大人、财、物力相比中**队在军事情报、国防产业技术的信息收集方面的投入也同样不遗余力与前苏联的军事体系所不同的是中**队系统的情报收集活动(总参谋部第二部、第三部、总政联络部等)其规模、范围似乎远比苏军同类系统—总参情报部(gRu)要广得多。美国五角大楼曾一度评价中**事情报系统的活动是全球规模的。就此而言它已经越了可与俄、英、法、日同等的大国情报机构。成为了唯一能与美国情报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抗衡的情报部门。
根据海外推测总参二部每日早晨7点便可将过去24小时世界各地的各类战术情报、战略情报完成分析同时汇集成文送交军委、政治局、各军兵种总部。总参二部所提交报告主要内容来自所下辖的6个分析局。其中第一局原先负责台湾第二局为战术侦察局第三局为武官局第四局主管俄罗斯、东欧第五局负责美、欧各国第六局为亚洲分析局。由于历史原因总参二部情报收集的主要对象长期偏重于台湾方面。但是随着两岸和平统一原先对台工作的第一局已经开始主攻对美情报工作。
而一向谨慎低调的林太平则来自于总参二部的第二局虽然名为“战术侦察”局实际上也兼有战略侦察的任务。即二大层次(战略侦察、战术侦察)的活动溶为一体。在战略层次上负责准备进行战略决战所需要的各种情报资料。如对中国周遍可能生的战争和中国可能介入的战略选择进行研究。当然其中也包括未来战场地形、人文等方面的具体情报的收集。林太平长期以来主攻的就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所以在中印战争中曹阳上将才派他前往印度洋战区。
“不过既然小胡你对孟加拉方面的战局颇有心得我倒是想请你再来作一局兵棋推演。”酒过三巡曹阳上将突然带着笑意对胡维风说道。“只有我来担任任令羽的角色吗?”虽然渴望能和任令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来向曹阳上将证明自己比对方更为优秀但是胡维风得到的答案却多少令他有些失望。“不!你来指挥印度军队我为你准备了另一个任令羽。”
虽然胡维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个任令羽那样的将才但这种怀疑的前提是他还没有接触过他下面的对手。在“十三翼将”这个人被称之为“影龙”。(全本小说网 <a href="http://www.QUA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www.QUAbEn-XIAoShUo.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