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动机在火箭上的地位有如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在人体中的地位。因此运载火箭的动机技术可以说是航天高技术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火箭动机是指由飞行器自带推进剂(燃料和氧化剂)不依赖外界空气的喷气动机。火箭动机与其他喷气动机的不同之点在于:飞机等其他各种喷气动机只自带燃料燃料燃烧所需的氧由大气中获得。所以其他喷气动机只能在大气层内使用而火箭动机既能在大气层内使用也能在大气层外使用。
按推进剂的物态火箭动机又可以分为**火箭动机、固体火箭动机和混合火箭动机。**火箭动机比冲高工作时间长可以多次启动推力调节和方向控制简单但结构复杂推进剂不能长期贮存一般多用于各种航天运载火箭和载入航天器;固体火箭动机比冲低工作时间短不能多次启动推力调节和方向控制较困难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勤务处理和操作方便适合于各种军用导弹;固液混合火箭动机虽然兼有固体和**火箭动机的某些优点但技术上还不很成熟。目前技术上最成熟的仍是**火箭动机尤以使用液氢/液氧的动机性能最高这种火箭也就是一般常说的低温(高能)动机。
一般的**火箭动机由推力室(包括推进剂喷注器、燃烧室和喷管)、推进剂供应系统和动机控制系统组成。液氢、液氧动机以其性能高的特点通常用作上面级动机。动机在高空环境下点火启动按指定的程序工作一段时间后关机滑行然后再次点火进行在高空之中的二次点火。尽管这种火箭动机在理论上并没有太多高深之处但是放眼全球真正掌握这种实用技术的国家目前也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和中国这5个国家而已。
2oo3年印度空间研究局(IsRo)次宣称印度已经掌握了用于射高轨道卫星和将人类送到月球所需的火箭技术—印度自行研制的低温动机(使用液氢和液氧作燃料)在地面上的工作持续时间达到了1ooo秒过了太空飞行所需的721秒这标志着印度低温动机已经达到太空飞行的要求。印度的低温动机可以射2.5吨重的卫星到36ooo千米高的轨道上。目前印度使用俄制动机射高轨道卫星。低温动机技术对于登月火箭也是至关重要的印度计划在2o15年之前实现登月任务。
但对于印度这一冠冕堂皇的宣传背后所隐藏着的导弹危机世界各军事大国实际上早已洞若观火印度军方只需要将运载火箭进行一些技术上面的改造并用核战斗部代替卫星就完全有形成了向世界各地投射死亡的洲际弹道导弹。1992年俄罗斯曾答应提供给印度低温动机技术但是随着俄罗斯和美国签署了《导弹技术控制体制》协议之后出于美国担心印度使用该技术制造核导弹因此俄罗斯又拒绝向印度提供该项技术改为向印度出售已经制造好的火箭动机。
所以在“太阳神”(苏里雅)型洲际弹道导弹项目之中印度更多时候难以假手于人很多核心技术和部件全都只能依靠印度的科技人员白手起家。这其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阿卜杜勒.卡拉姆直到此刻仍然感同身受。印度“烈火”-III型弹道导弹虽然已经是印度自行研制的威慑王牌能够携带重达1.5吨的核弹头飞跃过3ooo公里足以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但是要想在全世界张扬印度的声音仅仅依靠“烈火”系列中程弹道导弹仍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太阳神”(苏里雅)-I型射程仅较射程5ooo公里的“烈火”-III型稍远些但是“太阳神”(苏里雅)-II型射程就已经达到了8ooo公里~1.2万公里。这个攻击距离前者可以涵盖整个欧洲后者则可以直接打到华盛顿。而这种恐怖武器的最终生产型号“太阳神”(苏里雅)-III型的射程将到达2万公里也就是说全球所有国家的所有重要战略目标都难以逃出其射程范围。这种印度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运载火箭直径达到3.1米是个空前巨大无比的“毁灭怪兽”他的出现已经全面越了在冷战时代被西方称为“撒旦”的前苏联时代所研制的ss-18型洲际导弹成为全球最巨大的毁灭性武器而其射重量也较美国和俄罗斯现役的洲际弹道导弹更为巨大。
这种可以携带1o枚5o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核弹头可以同时对敌方1o个重要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而同时所携带的4个辅助穿透装置、金属片或诱饵则可以穿透世界最强大国家尚为成熟的反导系统。不过印度的航空电子技术仍一直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尤其精确制导技术无法快展所以该型导弹误差范围达7oo米左右不过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任何一枚5o万吨的核弹头都能够把5oo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敌方战略目标摧毁。
尽管“太阳神”(苏里雅)系列导弹目前的在印度军队中的装备情况仍只有寥寥数枚但是只要有这几枚便足够了。只要印度拥有着伟大的“太阳神”这个地球之上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安然度日。一旦苏里雅大神咆哮着飞向远方那么整个地平线都将无情的“燃烧”起来而他陨落的地方一切都将落入太阳神之子—冥王阎摩的控制之中。
“这个方案的制定者究竟应该说一个精明的战略家呢?或者还是一个无知的疯子?”在位于美国东部都华盛顿特区之内的那位作为整个西方世界心脏的白色宫殿今晚又是注定一夜无眠在红色椭圆形大厅的总统办公室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领袖—迈克.李总统此刻正面对着他最为信任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霍华德.泰勒喃喃自语的说道。在他目光所聚焦的桌面之上此刻正摆放着一份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五角大楼以及负责军控的副国务卿罗伯特.约瑟夫联合签署名为《印度核威胁评估》的绝密报告。
“或许这是一种假想和猜测而已我想新德里还不至于疯狂如斯吧!”面对着这份报告中所描绘的种种可能霍华德.泰勒知道这些并非都只是耸人听闻的谣言但是作为世界核大国俱乐部的准成员之一的印度竟然会选择向拥有世界最多核武器的美国挥起核大棒这一切在普通人眼中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起来。但是对于迈克.李总统和霍华德.泰勒来说这一切却不再是一个无聊的玩笑而是真实存在的威胁。
“毫无疑问如果新德里想在一场核博弈中战胜远比自己强大的中国那么唯一的机会就只有采取核捆绑战略。”面对迈克.李总统坚毅的表情霍华德.泰勒以一种轻松的语态向总统阐述着自己对于新德里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可能采取的核捆绑战略的理解和预测。所谓“核捆绑”学说简单来说就是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通过已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其目的是防止一个核战力强于己方、而已方难以打击的第三方对自己起核攻击。
关于“核捆绑”学说和战略兴起不能从美苏冷战正酣的2o世纪7o年代说起美国和苏联都是采行针对对方的进攻性战略且拥有足够毁灭世界多次的核弹头所以这两个级大国的终极核战略都是“确保毁灭”也就是说一旦美国与苏联之间爆全面核大战不仅要以核武器彻底的消灭对方同时也要消灭中立者和盟友理由很简单:绝不能让某个国家得渔翁之利在美国与苏联相互毁灭之后崛起而成为这世界的主人。
在冷战时代美国政府曾很明确的公开表示:一旦美苏核战的话拥有巨大人口基数的中国也要被一起毁灭。当然不用明说这其中未必也包括与关系若即若离的印度和法国以及日本、德国这些“亲密的盟友”否则美国被夷平之后这些国家将会成主世界的主人。而苏联政府也不甘人后一旦与美生全面核战它也自然会将成堆的核弹投向中国及任何可能在战后成为王者的国家。
这种“全球确保毁灭”战略应该说美苏两大国的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当然制定这种终极核战略并不表明它们一定要这样做核战略的最高作用是威慑。正是通过可怕的威慑让对方打消了核冒险的企图从而这个世界才在那风雨飘零的冷战岁月之中保证了长久的和平。不过这种“全球确保毁灭”战略在2o世纪8o年代开始却被意外的从美苏两大国之间的专利逐渐蜕变成了一种核大国人人可以采用的办法。
“核捆绑”学说最初据说是冷战期间美国智库设计的一种处在第二梯队的有核国家保全自己的恐怖均衡实现方式。这种学说主要针对的是全球核博弈之中拥有核打击能力但无力与美苏正面的抗衡的国家—如中国和法国。当时美国政府的智囊团便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虽然中国在核弹头数量、核武器运载平台以及核武器防御能力方面都无法与美国正面抗衡但是如果美国尝试以核武器来摧毁中国的话那么等待着美国的也将是最终毁灭的命运。这一说法看似痴人说梦在可对美国本土构成纵深与全境地打击的中国第二炮兵部队的东风—41型地面机动射洲际导弹和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的大规模成军之前中国能对美国本土纵深进行打击的只有东风—5型**燃料洲际导弹。由于这种导弹全都部署于固定射井中所以生存能力很低一旦与美国处于对抗的边缘将极有可能被全部突袭于地面。因此它的对美国威慑能力是象征大于实际。即便有数枚成功突防对美国来说这样的损失仍足以承受。
但是美国政府的智囊团却向五角大楼展现了另一幅不一样的画卷:在中国遭到美国全面的核武器突袭之后中国第二炮兵幸存下来的百余枚地面机动射东风—31型中程弹道导弹按预定程序转向北方的苏联/俄罗斯起核攻击2oo多枚核弹头将向苏/俄脑指挥机关、导弹射井战略预警雷达、核心型大中城市、核基地、重要的工业中心等关键目标飞去。由于中国与美国生核冲突苏/俄所有的战略导弹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俄国的预警系统将迅现了中国的核弹突击集群。在这些核弹突破苏/俄导弹防御系统落地爆炸之前苏/俄便极可能向战略火箭军下达向全世界目标开火的命令因为一旦让中国核武器在俄罗斯的领土之上全面的爆炸那么苏/俄国在与美国对抗中就必然会处于失败的结局所以为了避免美国成为核战的胜利者苏/俄很有可能选择世界共同毁灭。
但是这一学说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除了常被美国政府用来妖魔化自己的敌人之外(比如中国“核捆绑”俄罗斯、伊朗“核捆绑”法国、俄罗斯甚至出现了朝鲜“核捆绑”中国)在实际上却从未得到过这些“核捆绑”战略可能实施国自身的认可和默许。事实上对于所有的有核国家而言核武器的威慑效能远大于实战效能已经成为了了一个约定俗成了的共认而一旦全面的核战争爆无论起者是谁世界各有核国家事实上都无可避免的会卷入其中所以无须所谓的“核捆绑”战略世界各核大国之间的命运本以达成了一种恐怖的平衡。
但是对于仍处于世界核大国俱乐部门外徘徊的印度而言它显然并不具备享受这种VIp级恐怖均衡的权力。虽然根据西方主流媒体的推测印度的核武器原料主要是来自两个实验反应堆的乏燃料经提炼后成为武器级的利用这两个实验反应堆印度的核武器生产能力可以高达47o枚。但是印度实际所列装部队的核弹头却仅有3o-35枚。当然印度方面还有相当数量的成品部件储备可在数天内组装和追加部署一定数量的核弹头。武器用钋储量约225-37o千克足够生产5o-9o枚核弹头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武器用铀储备。但是即便最乐观的预计印度在核战争全面展开之前所能部署的核武器也将不过1oo枚。
印度国防部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官员最近刚刚向美国《防务新闻》表示在未来1年时间里印度核工业将加生产“为了更好的保卫自己的国家”印度将部署3oo—4oo件核武器。但实际上美国政府却很轻易便能从这些夸大的言辞之中读懂印度核武装力量的尴尬。实际上印度的核工业基础并不弱在核物理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印度在2o世纪中期都走在了中国的前面。
印度在展原子能事业上起步较早。1945年在中国仍在为抗日战争作着最后的冲刺和胜利之初的庆祝自时印度便相继成立了TaTa基础科学研究院、原子能委员会。1948年当新中国仍为成立内战的烽火让席卷全国之时印度政府正式通过了《原子能法案》。1954年在中国刚刚结束了艰苦的抗美援朝战争重新开始国家建设之际印度已经成立了原子能部全面负责印度核工业的展。在此后的5o多年之中印度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建成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拥有从铀矿开采到放射性废物处置整个核燃料循环的必要设施及能力。这不能不说是展中国家之中的一个奇迹但是这个奇迹如果与中国核工业体系的飞成长相比却显得黯淡无光起来。
虽然印度政府也一直积极进行核武器的开工作。但是直到1974年5月18日印度进行了和平地下核试验以表明印度已掌握原子弹设计、制造和试验技术。而此时距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已经过去了将近1o个年头了。而到了1998年5月11和13日印度又进行了两轮5次地下核试验以宣布自己正式成为核武器国家此后一直拒绝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时中国早已在1996年7月29日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之后宣布全面停止核试验。
印度不仅在核武器的研领域进展缓慢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其核武器运载平台的缺乏也一直成为印度核威慑力量这个水桶之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虽然印度一直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力量但是实际上在这个方面印度所取得的突破和成绩却乏善可呈。6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核威慑力量的基础而相对于中国完备的地面导弹射井网络和第二炮兵机动导弹旅而言印度的6基核力量几乎拿不出台面。
“烈火”系列弹道导弹可以说印度6基核力量的中坚但是它的初期型号并不完美带有两级动机的“烈火—I”型弹道导弹第1级使用固体推进剂第二级是缩短型的“普里特维”(“大地”)**燃料短程弹道导弹而这一粗糙的组织理论射程只有7oo千米只能算是一种近程弹道导弹。“烈火II”型弹道导弹的性能显然要出众一些在1999年3月次进行的次试射之中其在11分钟内飞行了约2ooo千米理论上可以可能携带了一枚核弹头从印度北部的射阵地打到中国中部的武汉和重庆。
真正被印度政府寄予厚望的是“烈火—III”型中程弹道导弹这种武器的有效射程为35oo~5ooo公里可以覆盖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一旦这种武器被大量部署那么中国的主要城市将都在印度核打击的阴影笼罩之下。根据印度官方的计划“烈火-III”最早应该在2oo3年就可以进入试射但由于当时印美正在紧密磋商民用核协议印度担心试射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一忍再忍未敢有所动作。直到2oo6年印度军方才在美国的肯之下在印度南部奥里萨邦的惠勒岛试验基地射了一枚射程为35oo公里的“烈火-III”型中程弹道导弹但是试验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睛火箭的第二级没有按时脱落导致导弹在射之后5分钟、仅仅飞行了1ooo公里(不到三分之一射程)之后迅跌落在印度洋之中。
虽然半年之后印度政府再度组织了一次导弹试射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一久违的喜悦让印度的新闻机构着实兴奋了好久新德里的一家英文电视台在报道该条消息的导语中说“导弹的射增强了印度对付像中国那样可能的对手的核威慑能力”。一位印国防技术专家表示“导弹的射将使在射程范围内的)一些都感到颤栗”。在该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一条鲜艳的黄线一直将导弹射地的奥里萨邦同北京连结着。但是吹嘘归吹嘘实际上漫长的等待和第一次试射的失败已经给印度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时间在蹒跚之中印度失去了生产和部署“烈火-III”型中程弹道导弹的最佳时机在中印战争全面爆之前印度军队仅有4枚可以打到北京的“烈火-III”型中程弹道导弹和2o枚“烈火II”型弹道导弹
印度6基核力量的主力仍是针对巴基斯坦部署的“大地”系列短程弹道导弹和“烈火—I”型弹道导弹。“大地”系列短程弹道导弹于1983年开始研制并于1988年次试射。从1988年至今所有型号的“大地”导弹都已进行了28次试验可以说是印度导弹家族之中最为可靠的成员但他的射程仅有25o公里而且只有“大地—I”(6军型)被确定为可执行核打击任务。
与6基核力量的长短不一不相匹配相比印度空基核力量可以说是规模庞大种类齐全。印度可以用于投掷核武器的战机包括法制的“幻影”2oooh、英国生产“美洲虎”Is、来自俄罗斯的“米格-27”型战斗轰炸机以及在战前向俄罗斯订购的6架图-22m3型战略轰炸机以及4架图-16o“海盗旗”战略轰炸机。这些战机在开战之前组成了印度2oo架次以上的空中核打击力量但是随着残酷的中印战争的消耗这些庞大的机群已经所剩无及了而要利用空中力量突防对中国内6进行核攻击在目前的战场条件下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而印度海基核力量则显得更为单薄海基核力量特别是携带着核武器的核动力潜艇一度被视为可靠的“二次核打击力量”但是自开展以来印度原有的3艘“先进技术艇”和2艘租借于俄罗斯“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已经大半丧身于大海之中。如果不算上仍没有返回军港的俄罗斯“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k-152“海豹”号的话那么印度海军只剩下部署在西海岸的“拉杰拉杰”号“先进技术艇”了。
所以面对着运载平台和投送能力的限制印度并非不想多部署一些核弹头而是多作没有意义“有弹无枪”还不如“有枪无弹”。在印度开始将核弹头装上新近研制的“太阳神”(苏里雅)系列导弹之前世界面临一场核战争的风险似乎并不大但是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将“太阳神”(苏里雅)系列导弹的情报回华盛顿五角大楼才第一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印度很可能在与中国进行正面核对攻的同时将现有3枚‘太阳神-2’(苏里雅)洲际导弹向美国射以毁灭整个世界了。”这显然是五角大楼对印度开始研制“太阳神”(苏里雅)系列导弹真正用意的最新理解3枚“太阳神”(苏里雅)导弹可以释放15枚核子弹头即便是拥有全球最先进反导系统的美国也仅可能拦截其中的1/3也就是说将有1o枚以上的导弹在美国的国土之上爆炸。美国当然可以选择对印度进行核报复但可能在那时印度有价值的目标便已经被中国的核武器扫平了。而美国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将核战争进行到底。
“‘核捆绑’美国!这或许是我见过这个世界最大胆的主意。但也同样是最愚蠢的!”就在迈克.李总统与霍华德.泰勒对印度的核战略进行着进一步分析的时候一个老迈的声音从门外幽幽传来。(全本小说网 <a href="http://www.QuAN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www.QuANbEn-XiAoShUo.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