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們真的去了,不过唯一遗憾的是我不能也不想在这块墓碑上写下什么,因为他們不属于这个时代,就连我也是一样。在这里,不属于这个空间的东西也许不应该留下,想到这里我只在墓碑上刻下了五个字——无名英雄墓。
收拾好旧心情,开始我未完成的使命。通过清理我大体了解了整个基地的概框:一层停放车辆,二层是武器生产线,三层是武器实践场,四层是物资储备库,五层是卧室,六层是物质转换装置,而六层以下应该是核反应堆。
来到一层看着这些从前让我惊讶的坦克和装甲车,我真有种说不出的感慨,如果他們能够驰骋在蒙古的草原上那该有多么壮观。可是这种想法暂时都无法实现,因为物资储备里面虽然有一些汽油和柴油,但储量太过有限,以这个时代的科技,石油对他們还是一种未知的东西。
没有开采石油的设备,没有提炼原油的工具,就意味着坦克没有汽油、步枪没有子弹一样,让这些武器中看不中用。俗话说得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没有足够的油料供应前,这支杀手锏要用在最关键的时刻。问题一个个摆了出来,在二层我們找到了四条武器生产线,可以生产国产突击步枪、92式手枪、60迫击炮,还有一条废弃的90式122毫米火箭炮生产线。
另外,在仓库中还存放着很多铁铜等有色金属,它們可以成为制造子弹的原料,但是每造一发子弹就会消耗一定的铁和铜,虽然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一些官营或私营的铜矿和铁矿,但一方面规模不大,另一方面被元廷控制得相当严。也难怪元廷会对矿场如此重视,元军连年征战,兵器和盔甲的消耗每年都成倍的增加。
看来目前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生产,子弹是必须首先制造的,看来暂时只有以王大山的名义在外面大量收购铁铜,这是我的初步打算。最让我欣慰的是在一层大厅中停放着一百二十辆满载军火的卡车,这里面共有冲锋枪3万支,7.62毫米通用机枪300挺,60毫米迫击炮60门,子弹4000万发,炮弹1万枚。
这真是我不小的收获,有了它們我就多一分成功的保障。在仓库里有成堆的军需用品包括军装、被褥、头盔、皮鞋……我给我的小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武装,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吧,因为连牙膏都发给他們了。
看着他們一个个将手里的冲锋枪不停的抚摸,口水都流到上面了,他們的样子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我当兵的时候,我对枪的喜爱和他們没有分别。当年我只能拿着没有子弹的钢枪,现在他們满腰缠着子弹,真比我幸福,为了提高小队的战斗力,我让他們用最快的时间熟悉枪的性能。
基地三层是个靶场,在这里他們进行了实弹射击,他們不停的练习着,有的战士一练就是一天,连饭都忘记吃,当他們肚子饿得咕咕叫时,才发现手指都已经不好使了,连筷子都拿不起来。经过七天时间对枪械和60迫击炮的熟悉,我的小队具有了很高的战斗力,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百米外十枪有七枪打成九环,应该算是好枪手了,不过要想成为出色的射手,还需要艰苦的磨练。因为现在人力有限,所以能者必然多劳,每个班每个人配冲锋枪一支,7.62毫米通用机枪一挺,每两个班配一门60迫击炮。为了表扬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忘我的训练精神,我决定进行一次聚餐,每人半斤二锅头。
接下来就是一晚上的狂欢大醉,看着大家这么高兴我的心里也很舒服,这是难得的一次平静,内心的平静,也许只有感受到幸福的时候心跳才会变得自然吧。明天我們将结束这次基地之行,已经下山三个月了,应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我躺在毯子上,双手掂在自己的后脑勺下,我在想:“大家在山上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那群光屁股的娃娃們是不是又长高了许多,不知道他們的学业进行得如何,我渐渐想得出神……”
战士們的欢呼声越来越小,他們也累了,三三俩俩的相依而眠,每个人脸上都有灿烂的笑容,可能梦中他們会梦到自己成为大将军,一身绒装的指挥千军万马,也可能梦到自己的孩子冲到父亲怀里撒着娇,中国的士兵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永远是一个未知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正如明天会不会下雪,这谁都不知道。路在脚下,路始终在脚下,要怎么走,还是要靠我們自己来把握。这世界根本没有什么救世主,更不存在神仙和“皇帝”,我們的生活靠我們自己创造。
我拉了拉身上的毛毯,今天的风真的好冷好冷,有些刺骨的感觉,难道寒风向我們预示了什么?这应该算是一种征兆吗,我一笑了之,也许它什么也没有预示,风就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