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军师-第296章 鲁肃归心 反攻新野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鲁肃归心 反攻新野(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诸葛亮走后,鲁肃无言的拿起他留下的那张字条,心中思绪万千。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句话一直是鲁肃的座右铭,他从一开始就对大汉失去了信心,一入孙营就向孙策提议取大汉而代之。

可是成王败寇!孙权已经输掉了一切,中流砥柱被他逼走了,优秀的将军不是降了,就是战死了。长江天险也不存在了.就连引以为傲的江东水军也垮了。

此刻的江东还有回转的余地吗?鲁肃扪心自问了一句。

显然得到的答案是“没有”。

曹操和刘备太强了。

手握天下二分之一人口的曹操.比孙刘两家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优势,另外再加上天子之助,曹操实力足以在短时间内,扫平江东。

而刘备军中也是人才鼎盛,手下掌控着大汉最富饶的几处土地,拥有最精锐的战马,最强悍的士兵,最富裕的经济。他们要想扫平江东,也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

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孙权已经没有了反击的机会。因为对手太强了,实力根本就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

鲁肃很清楚的明白,失去了交州就等于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可是就算是交州未失,孙家最后能得到些什么呢?

只不过多了几年苟延残喘的时间,多了几十万百姓的流离失所,多了十几万战士的生命,如此而已。

到头来依旧是落得惨败。

国力并非是战败的全部因素。

个人的实力也是个中的关键。

曹操野心十足,霸气十足。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是他最真实的写照。但这又怎么样?曹操作为今世第一雄主。其才华在汉末众诸侯之间,无人可与其匹敌,即便是一些谋士在才智上也未必是他的对手。他确实有说这话的资格。事实也征明了这一点.曹操从一人一骑逃离洛阳后,从无一兵一卒到现在雄居北方的霸主。当今世上除曹操外,谁还能做到这一点。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不为过也。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风,英难之器在机权干略上虽逊于曹操,但为人折而不挠。百折不屈。在用人之上.天下无人出其左右。更可贵的是,他对臣下的那片信任,足以让天下英蒙为他誓死效力。他的独特魁力令他帐下汇集了天下英才,在这些英才的全力帮助下,让他由一个落魄王孙发展成了现在的天下第一诸侯。

而孙权与曹操、刘备相比就略逊了许多。孙权有曹操的雄心壮志却无曹操的机权干略,孙权有刘备的知人待士却无刘备的弘毅宽厚和对臣下的信任。

他的野心太大。

历史告诉了我们,没有实力的野心家,是不会有好的下场。

孙权今日的落魄只是一个开始,事到如今。已无人可以为孙家力挽狂澜.重震昔日雄风。

这一些鲁肃都明白,不然他也不会死守着交趾不放了。

鲁肃放下了一切包袱,低头细细的想着这些年来间接死在他手上的士兵,心中感慨万千,望着那“天下”二字,想道:“想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天下一统。战争多持续一年,就会多数十万的百姓死于战火中。也许诸葛亮说的不错,不应该再冤枉的死人了,都是大汉子民,即便是死也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才行。早一年结束乱世就可挽救数十万的大汉子民。有什么事情比拯救数十万百姓更有意义?”

鲁肃想通了,他原来的志向就是辅佐孙家,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可是事与愿违。他的志向连番受挫。自知无力回天的他.为无法改变孙家的命运而心如死灰,不愿被擒就想到了以死来寻求解脱。不过由于被庞统逼迫,不得已才答应投入刘营,现在他又有了新的梦想,更高的期望,整个人也顿时神采飞扬起来。全无原先的落魄。

第二日,鲁肃就精神焕发的出现在了议事厅,厅上诸葛亮、庞统对望了一眼,会心的笑了一笑。

全军在合浦郡修养了六日。

这日,议事厅里。

诸葛亮微笑问道:“子敬乃江东先辈,一呼百应,现大事已定,交州已是我军囊中之物。如今是留守交州还是随亮共往九真郡?”

鲁肃知道他的用意,也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杀戮,便决定同去九真郡。再说既已真心降了刘备,当然要为汉室出力,盼望早日使刘备一统天下.为民造福。便答道:“肃既以心许秦侯.自愿为秦侯执鞭随镫,施犬马之劳。”

诸葛亮微微一笑,立即拔令在手,大声呼道:“子龙将军听令!”

赵云肃然而起:“末将在!”

“将令一支,领兵两万五千为头队正先锋,文聘、陈武为副将,鲁肃为随军参谋.同往九真郡进发!”

“是!”赵云、鲁肃等将出营,点齐人马,做战前准备。

次日后,大军再度出发。一路上日行夜宿,遇水架桥,见山开路,亏得鲁肃是头队先锋,所逢关寨见大军一到,无不出关拜迎,一路并无阻隔。此话暂且不提。

且说,樊城太史慈自从在半道奇袭了夏侯渊后,就遭到了夏侯渊接连不断的反击。由于樊城并非坚城,樊城城墙屡屡失守。幸有太史慈英勇果敢,黄叙“神箭营”箭利无双,次次夺回失守的城墙。

太史慈看着时光飞逝,夏侯渊的大军上个月日日猛攻不迭,四周都是曹军,消息隔绝,不知诸葛亮现在何处,军中战况如何,年前能否赶到?因此大有度日如年的感觉。他天天遥望荆州,只盼望大军早日前来营救,杀退曹军。

“将军,我军前去求援的士兵通通都被夏侯渊给杀了,无一人逃脱得出。”黄叙担忧的说道。

“没关系!”太史慈微笑地拍了拍黄叙的肩膀,说道:“夏侯渊最近只是围而不攻.天天在城前骂阵,肯定是战况有所转机。对方已经没有将我们一口吃掉的打算。只要我们再坚守一段时间,援军一定会到来的。”

黄叙点了点头,这一句话他已经听太史慈说了好几遍了。不置可否的笑了一笑,心里也盼望着援兵的早日到来。

曹将夏侯渊就在离樊城不远的唐子山上,因见太史慈坚守不战,他今日命孙礼讨战。明日又派夏侯德骂阵,后日又自领大军攻城。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一天安宁过,但仍是奈何不了太史慈。

据连日来路上的探子报告,罗灵风、诸葛亮、庞统相继都取得了胜利。诸葛亮和庞统不傀是曹操心忧的人物,果然有好计谋,他们逢关必克.有将必降。荆州、交州都快成了刘备的囊中之物。眼看刘备军的捷报频频,而数月前的战败,是他生平第一次惨败,可是曹操又不让他强攻樊城出心中这口恶气,心头很是烦躁。

不过,更令他担心的是。这十来天派往柴桑这路的探子,竟一个也没有回来,确实太匪夷所思了。

夏侯渊即便再高傲也不敢在罗灵风面前生出高傲之心。他一身最佩服的人就是曹操,而罗灵风却是曹操最头痛的人物。因而他再自大也不敢小瞧于罗灵风。

正心急间,外头传来曹操的书信。

夏侯渊对曹操敬爱有加,一听是曹操的信就立刻走到帐外,由传令兵的手上接过信笺,仔细看了一遍。

夏侯渊大笑道:“好一个罗麟,居然将主意打到了新野,看我怎么收拾妳。”

夏侯渊大笑过后。下令道:“全军徐徐撤退退,‘飞云骑’全体上马,随我飞奔新野。文则领‘青州兵’在中军接应。德达(孙礼)妳领后军押运粮草。”

“飞云骑”正是夏侯渊亲自训练的奔袭骑兵,可三日五百,六日一千.速度快得令人恐惧。

正如曹操所料,罗灵风确实打着袭击新野的计划。他早已潜“影卫”潜伏在夏侯军的营帐外,只要是由营中走出的寨门一律都被监视了起来,一但发现可疑人物立刻将他们截住.断了夏侯渊在柴桑的消息来源。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