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半夜从总统府出来之后,陆斌和郭嵩焘并没有休息,二人直奔汉斯的官邸,见了汉斯后将事情全盘告诉他,又把李健的决定和他说了。汉斯心里虽有些不满,但是也同意他们的做法,于是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二人拍手叫绝。三人商议了行动细节,此时已近天明,这才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陆斌和郭嵩焘忙着分配人手,安排行动。郭嵩焘找来孙达成父子让父子二人做好准备再次认人,孙达成父子二人满口答应。交待好这些,郭嵩焘问孙达成:“你是否还有一个儿子叫孙中山?”孙达成回答:“我现在有二男一女,并没有孩子叫孙中山的。”见孙达成一脸不解,郭嵩焘安慰他说:“我也是随便问一句,不用放在心上。这个名字是从总司令那里听来的,看来他是在开玩笑而已。”孙达成表面不动声色,心中暗想:这位总司令也就是未来的皇帝,将来天下都是他的。既然他说了我有一个儿子叫孙中山,以后如果真的生了儿子一定给他取名孙中山。也好为我们孙家扬眉吐气。
汉斯一早起来便准备陪同李健前往研究院广州总部参加一个早就预订的慰问会。走之前,他问叶琳娜是否愿意跟他一起去。她没有答应汉斯的建议。要是在往常她高兴的会跳起来,最近叶琳娜总是没精打采的。汉斯没有多问什么,还是像往常一样安慰了她几句,最近汉斯对叶琳娜也比往常更温柔了。他要她好好呆在家里休息。两个人相互拥抱之后,汉斯便出门去了。
香山研究院被袭击之后,为了在发生意外,除了加强研究院各分部的保卫,李健还下令分散各处的科学家暂时到广州集中,一方面让大家休息一下,稳定情绪。一方面方便情报局展开调查。
李健到了研究院总部之后先和各研究小组负责人谈话。等到了中午再和所有研究院成员共进午餐,用餐的时候李健逐桌向大家进酒,特别是在香山工作的人员,李健更是关怀备至。最后他向众人保证几天后大家便可以回去继续工作,还暗示大家已经找到线索,几日内便可将内部泄密者抓住。在众人眼里李健从来不曾说过什么谎话或者大话,每一次他的预言总能最终实现。大家一听李健这样说都在下面议论纷纷。
慰问会之后,大家各忙各的。瑞利、欧文斯和杜瓦三个年轻人结伴去他们常去的那家茶楼喝茶。
这个地方对杜瓦来说是一个伤心地,几天前他在这里对叶琳娜表白被拒绝。后来他便再也没有看见过叶琳娜,他有心约叶琳娜出来见面,可是几次都被拒绝。
三个人坐下后,平时一向多话的杜瓦一直默默无语。过了很久,欧文斯为了调解气氛说起了慰问会上李健说的话。
“瑞利你说说看,李健到底会用什么办法抓到内奸呢?”
瑞利坏笑着不说。
欧文斯马上反应过来,“哦!你一定是知道什么,对不对?”
“反正,我相信李健一定能做到的。”
“杜瓦,你说句话呀!瑞利他一定知道。”
杜瓦来了兴趣,他神秘的说:“瑞利他们上午先和李健见的面,李健一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们了。所以当李健说一定把内奸抓住时,瑞利一点也不惊讶。”
“对啊!我也注意到了。”欧文斯马上赞同。“别隐瞒了,告诉我们吧。我们可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瑞利装作不忍的样子,小声地说:“你们可别到处乱说。李健准备逮捕英国使馆的武官。是他袭击了香山研究院。”欧文斯和杜瓦听了都大惊失色。
“你们要香烟吗?”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他们的震惊。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的桌前出现了一个虎头虎脑的中国小孩。
南京前线的张威一早接到命令,他第一时间通知了身在江北的胡安。胡安接到命令后立即传令原地整修了好几天的部队立即出发,挥师北上。
此次北上,轻装上阵。张威还特地加强了印第安骑兵师的实力。从各师中挑选优良的骑手组成一个团,又从外籍步兵师中挑选善骑者再组成一团,一共两团补充给胡安。
由于得知曾格林庆已经渡江西去,江北再无清军主力。胡安得到命令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迅雷不及掩耳的北上,不攻城略地,不和沿途清军纠缠,摆出兵锋直指北京的架势。在胡安身后张威亲自统帅2、3、4军主力继续向北进发。
这种千里击杀的事情最合胡安以及兄弟们的胃口,当他下达出发命令的时候,整个营地爆发出轰鸣的欢呼。
在大沽下船之后,郑思奇领着高一龙、李相敏、梁自强、沈逸飞、钟华等人在中午的时候到了天津城外。李相敏、梁自强、沈逸飞、钟华四个人并不进天津城,各自领了十来个人分散前往北京。郑思奇和高一龙领着几个人前往天津和约定好的人见面。
大道长亭边已经有七八个人在那里等候他们。郑思奇看见为首的是一个很年轻的朝廷下级军官,看年纪20不到,长得一表人才。他身后还有几个精神抖擞的壮汉,其中一个自己认识。他叫李凤岗,江湖上人称“双刀”李凤岗,颇有侠义之名。沧州盛兴镖局掌门人,回族人,早年参加过太平军。南方革命一起,李风岗向往南方新政,前往投奔。当时李健正准备筹建特种大队,由于他武功高强,经陆斌推荐到特种大队任武术教官,所以和郑思奇相识。特种大队成军后,陆斌命他回河北广泛联络武林侠义人士。
其他人郑思奇并不认识。
虽然郑思奇认识李凤岗,还是要互通暗语。那个年轻人冲着郑思奇一抱拳:
“天网盖地虎。”
郑思奇回答:
“宝塔镇河妖。”
“同志驱鞑虏。”
“革命兴中华。”
对完暗语众人都像兄弟一般握手言欢。
那年轻军官自我介绍说:“郑队长小子早就如雷贯耳。在下李福明,陆长官交待我在此迎接大驾。”
郑思奇抱拳回应:“哪里哪里,福明兄弟名气响得很,年纪轻轻就成了武状元。我在广州早有耳闻。”
李福明不屑的说:“要不是陆长官交待,为了弄这一身官服好打入天津新军,谁稀罕他什么武状元。”
接着李福明给郑思奇介绍其他壮汉。
第一个,陈善。刀技称绝,又精擒拿点穴之术,江湖人称“赛胜英”,沧州孙庄人。
第二个,霍恩弟。燕青拳(又称秘宗拳)掌门人,天津静海人。
第三个,黄四海。八极拳第四代传人。沧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