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菲笑着答道:“我体验一下学生生活,不行吗?再说,你是我请来的,我怎么能不亲自招待?”也不待姚慎答话,找了张凳子先自坐下。
黄靖在一旁说道:“刚才看你累,吃饭就没叫上你;菜是谢老师亲自挑的,你看还合适吗?”
谢菲笑的时候一如鲜花绽放,但不知怎的,却让姚慎觉得有股压力,此时听了黄靖的说话,忙借机低了头去看菜。菜是寻常的菜,一个是肉丝炖香菇,一个是紫菜汤,分别盛在两个盘子里面,兀自还冒着热气。姚慎赞了一声道:“好香。”
谢菲解释道:“你坐了一晚的车,菜清淡点应该不错,我自做主张的给你挑了这两个菜,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姚慎许是饿极,正忙着低头大嚼,口里发出“唔、唔”的声音,也不知道是说菜好还是他吃饭本就这副德性。谢菲扑哧一笑,说道:“姚老师,其实我是有个问题想问问,你前后这几个病人都是用的‘联方’,这从你那联方的理论还可以看出所以然,但前后两个+1床的方子几乎都一样,你可以说说吗?”
这问题也是黄靖几人想知道的,当时也是凝神去听。
姚慎口里含糊不清的说道:“异病同治啊,这你不会想不明白吧。”
黄靖在旁边接口道:“不同的病用相同的方子,这我们明白。我想谢老师想问的是,都是滋阴清热,你为什么要用张锡纯的参赭镇气汤,而不是教材上的百合固金汤之类的滋补气阴的方子,谢老师,我说的对不对?”
谢菲点头说道:“这两个病人都是气阴两虚,先前那个侵润性肺结核的有高热用石膏,这好理解,现在这个+1床热势不扬,单纯只是为了异病同治而用一样的方子,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吧。姚老师,可以给我们个解答吗?”
姚慎懒散的一笑,说道:“《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有言道:‘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你们注意‘气虚宜掣引之’这句话,我们都知道气虚就要补气,但《内经》上为什么不是‘气虚宜补之”呢?”
几个同学,包括谢菲都在沉思,不过终是谢菲功底要深厚些,马上回答道:“就如补中益气汤中用陈皮一般,是怕腻补而生变吧?”
姚慎拔拉了一口饭,这才说道:“很好,回答完全正确。人体内的阴阳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体,这体现在与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温升凉降’上面,在用药上面,我们肯定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联方制作的精髓也就是‘温升凉降’这四个字。传统的百合固金汤等方子当然也能滋补气阴,但单一运用的话,就会有‘腻补’的嫌疑。我们都知道,百合固金汤内一派寒凉之品,寒凉则降,药物还没把病给治了,就把气机给降下来,连带药性也给带了下来,对疾病的作用就不是很大。而张氏的参赭镇气汤则不同,该方清热力强,补气功效尤彰,先用它把浮热病气清除,也顺带着把元气补补,然后再用玉液汤来升元阴以补肺气之不足,如此循环,效果才会更佳!这就是我用这个方子而不用教科书上的方子的原因。至于现在的+1床,你们不觉得她需要用点人参吗?哈哈,虽然她不发烧,但虚热还是存在的,而这变味的参赭镇气汤对清除虚热实热效果都比较好,所以我就选它了。”说完,又低了头去消灭面前的美食。
众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半晌,还是黄靖打破沉默,问道:“姚老师,上午听了你对激素的评价,而且+1床你也是坚持不用激素,这我觉得很好。可以说说你对中医西医的看法吗?”黄靖说完,还怕没说清楚,又解释道:“就是比一比长短。”
姚慎这时饭已吃完,先满足的伸了个懒腰,这才说道:“首先声明,我不是什么老师,你们可以叫我姚慎、姚哥,或是姚师兄,要叫老师你们就叫谢老师,她才是你们的老师。”
谢菲面上一窘,笑骂道:“讨厌。”
姚慎嘿嘿一笑,说道:“黄同学,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谢菲看姚慎在那里滔滔不绝,竟然有几分失神。
此刻的姚慎已吃饱喝足,经过片刻的休息,精神也不似上午那般萎靡。他的相貌应该说来,还是有几分英俊的——他的脸没有因为发福而增宽,但也不显狭长,在印堂上隐有一颗黑痣,让谢菲竟然想到印度那点着丹砂的女郎,但又不显出妖异,他笑的时候眼中流露出真诚而自信的目光,但合着他那懒散的气质,就形成了一种独有的不羁之意。
谢菲直觉的认为,这男人有更多的秘密值得去发掘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