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佩利亚耶夫嘴张了张,不知如何解释。
我没有等他回答,继续问,“俄罗斯临时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维护民众的利益?这些措施,有哪些被执行了?执行情况如何”
“……
我们恢复了原来的秩序,国有化的企业又回到原来的企业主手里。在战争条件下给企业家大批的补助金(7百50万),大量的卢布给了个体银行。”佩佩利亚耶夫说了很多。
我问:“这与俄罗斯民众有什么关系?你能够说出,俄罗斯民众的需要吗?”
佩佩利亚耶夫皱着眉头想了会儿,不很确定的回答了后一个问题。
“粮食,安全,活下去……”
我轻轻拍手,“说的好!其实,普通民众并不在意什么主义。
民众最想要的,一是活下去,二是活的更好。如此而已。
对于多数俄罗斯人来讲,补助金和银行,与其关系不大。现在的俄罗斯,最迫切的需要,是土地和秩序。
无论是何种政权,都要最快地建立秩序,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土地政策。
前者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后者让民众能够活的更好。
……
相比之下,苏维埃的政策要有效地多。
立宪会议选举结果表明,支持苏维埃的人只占居民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但苏维埃建立了严格残酷的集权制,把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几个人,甚至于列宁一个人手里。并把整个社会生活军事化——全方位的劳动惩罚,生产之中的军事纪律,余粮收集制,口粮配给制。
……
这些很残酷,却稳定了社会动荡的局势,满足了俄罗斯人最低的生活需求。并通过土地改革,普及教育等措施,给俄罗斯人以希望。自然,也就取得了俄罗斯人的支持。
……
所以,红军获得了无数士气高昂,作战意志顽强的战士,并把全部人力物力用于战争……”
我没有继续说下去,佩佩利亚耶夫理解的笑笑,他笑的很苦涩。“董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在战争中,差距不是特别严重时,永远是数量胜过质量。没有士兵,军官是打不赢任何战斗的……”
我不好意思的点了下头,“中国无意干涉俄罗斯政府的内政,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意见。”——俄罗斯不能够改革,我是不会做血本无归的投资的。
佩佩利亚耶夫动动脸上的肌肉,挤出个微笑,“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不能够获得你的同意,难道俄罗斯会获得支持?
“不知道,董先生有什么建议?”
我拿出一本文件,直接了当地读道:“一,明确未来的国家体制。有明确的体制,也许会有人反对,但也会获得支持者。没有明确体制,就什么都没有。
二,建议高尔察克先生宣布紧急状态,对俄罗斯实行军事管制。在战争时期,每个民主国家,都会赋予元首更多的权力——只有集权,能够对抗集权。当然,我不是在建议独裁,只是制紧急状态。为了自由,使用暂时的集权。
三,一切土地归人民所有。效仿美国《宅地法》和斯托雷平改革,耕种的土地归经营者所有,即转给在那块土地上耕作的人,但要纳赎金,分期付款,为期5~7年。国家减免税收,农户对地主支付8~10%的利息。同时,将国家土地以低廉的价格,分配给少地和无地的农户。以取得俄罗斯农民的支持。
四,恢复秩序。制止一切掠夺、暴力和军队的‘自我供给’,以及一切可能的征用。也就是说,重新建立基本的制度和社会规范。
五,对贸易加以管制。严厉打击投机倒把,买空卖空和通货膨胀。
……”
文件很简单,没有封面,也没有作者等相关信息,只是简单装订的小冊子。这是欧美文化研究所(大概是这个名字)的作品。他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根据从俄罗斯收集的个方面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佩佩利亚耶夫这回真是苦笑了,我虽然没有提出过分的条件,看起来也确实是好意。但这些条件更麻烦,没有一条,他能够做主。
我再次表示了歉意,“我无意干涉俄罗斯内政,但还要对国民负责。我们愿意帮助俄罗斯人民保卫自由,却也不能不考虑风险。这只是我的一点点建议,与谈判无关。”
佩佩利亚耶夫有些哭笑不得,‘无关你说什么?’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表示,自己做不了主,要与国内联系,会尽力促成此事云云。
……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佩佩利亚耶夫对此有不同意见^-^)我就把谈判交给唐绍仪主持,不再直接参与。
谈判一开始,双方漫不经心的伪装,全部抛到脑后。时间就是生命呀!俄罗斯的形势不妙,白军失败之后,迫切需要军火物资支持,时间太宝贵了。双方很快把谈判时间定为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了。
当然,每天了解下唐绍仪的谈判情况,间中偶尔还请佩佩利亚耶夫到我家就餐。
起初,俄罗斯人不愿意沿着和我会面时的基调谈判,试图援引《中日条约》的例子,要求中方以合理的价格赎回中国故地,尤其是那段中东铁路。
唐绍仪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取过一份俄罗斯地图,在桌子上铺开,为俄俄国人讲解了俄罗斯的战况。
“……现在,俄罗斯临时政府的控制地区,为东西伯利亚,正在与红军争夺新西伯利亚地区;哥萨克占据顿河流域,刚刚吃过败仗;富兰克林占据了南俄罗斯一部,也处于守势;这些地方是绿军游击区……”唐绍仪指了指几个地方,“其余地区,均被苏维埃所占领。”
“……现在的局势,我们都清楚。贵军的形势不妙,或者说,反对苏维埃的势力,形势都不好。苏维埃控制地区是俄罗斯的精华所在,已经控制了俄罗斯多数的人口和工农业,并在各个方向占据了上风。相信没有意外的话,红军取得最终的胜利,将不会需要很长时间。”
唐绍仪意味深长的看着对方,接下来,是一阵难堪的沉默。
俄罗斯人再提问题,就实际多了。
不好意思,这章写起来,特别困难.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