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第68章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章(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没错,发出如此感叹的,就是我。

签署《中俄条约》,与美、日的贷款谈判也在稳步发展,签约是指日可待的事。

英国的反对也好,法国的不满也罢,都不是问题。木已成舟。再不满意,也不会撕破脸皮——现在不是时候。

两国虽然对中国的扩张主义倾向,有点担心。但向北扩张,总比向南扩张强。而且,中国不很友好,却也无意与两国直接对抗。所有的小动作,都是在背地里,这也让两国放了点儿心。俄罗斯别看这么虚弱,凭着地广人多,也够中国折腾几年的。等过了这一阵,两国恢复元气,就不知道谁琢磨谁了。所以,两国不会太叫真,多半明里劝阻,暗地里推波助澜。

苏俄的问题也不大,真要打起来,中国不会吃亏——这点儿信心我还有。当然,占便宜的可能也不大,八层是两败俱伤。所以,麻烦是麻烦,却也能够解决。大不了,我挥军直入——现在可是国防军占优势,占领是不可能了,破坏行不行呀?!我就不信,哪个文明国家受的了这个。受不了,不就妥协了。不过,到时候仇就结大了。看看情况再说。

总之,国际形势还可以,我不是因为这些发愁。

国内形势也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一片大好,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华北地区的旱情,基本已经确定了。这是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大旱,影响遍及五省,上千万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农林部增加了陈稻米的生产数量,机井打了很多,提供了相当多的耐旱作物,应该不会饿死人。

此外,国家已经成立了气象协会。该协会是个民间学术组织,国家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协会为全国的灾情提供预警。说白了,就是成立协会,协会在全国成立气象台、气象站,甚至气象爱好小组,并为之提供一点儿经费补助。而那些接受经费的组织/个人,定期(五~十天)将气象信息发给气象协会。一般地说,没有异常,就用信件,有异常就用电报——都是气象协会付费的。

同时成立的,还有长江委员会、黄河委员会。顾名思义,该委员会就是如同其名字一样,对长江/黄河,详细勘测水文资料,研究综合治理的。稍后,我颁布了长江/黄河河流域管理法,以对长江/黄河河流域实行综合治理。据此法案,将其改组立了长江/黄河流域管理局,负责控制洪水,改善河运,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开发长江/黄河,及其支流的电力资源。管理局系国有公司,由三人委员会负责管理,委员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该水利系统,着重控制洪水,统一管理所有的水坝,建造了航行船闸,加深和改良航道,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私营企业投资兴建沿河港口设施,从而促进和发展了河运,效果显著。

农林部水利局也着手在全国筹备水文站,建立水情预警机制。

汗,真是花钱如流水。我怎么这么穷啊?!!!

对了,我不是感叹这个。

个人生活也很美满。家庭生活幸福,详细情况保密,个人**,个人**。儿女也很争气,

老大董浩然去年被抓回国,正在服兵役中,虽然辛苦点儿,但作为新兵,倒也没有什么危险。

老二董毅然,人是淘气点儿,但没什么坏心眼,成绩不是很优秀,却善于与人相处,我也挺满意。过完年,就会跟着他大哥去美国上高中,我本想让他去德国上学,但想到法西斯,还是算了。我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只是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自立一点儿——这点国外是要好些儿,见见世面。

三女董嫣然,是个假小子。只有在妻子面前,才能够表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来。成天跟着他二哥胡闹,也学会了两手国术。三女是个好强的丫头,霍老二说她的功夫比我强——我就当他拍马屁了(霍元甲:丫丫个呸的!谁拍你马屁!)。不过,三女的学习可比他二哥强多了。至于,女儿是否出国,我还在犹豫中,女孩子应该不用那么独立吧?!哈,我是不是有点儿偏心,大家都这么说的。

老四董欣然还小,暂时看不出什么来,似乎软弱了点儿。难道是我名字起错的原因。我强制要求他跟霍老二习武,男人得对自己狠一点儿。没有点子硬气,还叫什么男人。

事业成功,应该不用说了。我要算失败,别人就不用活了。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年初的参议员改选,我顺利通过,正式成为了国会的一员,参议院议长。

我正在推动关于年老和残废者的保险、产妇补助、贫穷儿童的照管和失业救济等一系列的法律通过。有人担心政府没有钱来支付这一庞大的福利计划,我是破罐子破摔了——钱怎么都不够花。当然,这话不能直说。

我大义凛然地说:“国家关怀每一个公民,尽一切努力去帮助他,这是国家的义务。如果现在不实行福利制度,那我们与满清独裁者又有什么区别呢,国家等于是还没有建立”——这东西应该能够保证,我在今后几十年的执政地位了。

还是有国民党议员反对,追问我钱从哪里来?

“哈哈……”,我仰天打了个哈哈,真是讨厌,不想再当选了不是,废什么话。不过,问题还是得回答,这是国会大厅,拖延不得的。于是,我坚定不移地表示,就算裁军也要保证福利制度——“如果国家等于是还没有建立,说什么保卫呢?”

全体议员起立,向我鼓掌。《福利法案》及N个修正案顺利通过。

……

至于钱嘛,“哈哈……问那么些做甚?”——现在可不是国会大厅了。

……

“什么?你是记者!记者好,记者好。我……就算裁军,也一定会实行福利制度的。你一定要告诉国民,请大家放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

所以,我也不是因为国内发愁。

说起来,这事还是与苏俄有点儿关系。

我看到手中的电文,还是不由自主,发出感叹。

“七月二十六日电,西伯利亚驻军司令部电

新西伯利亚失守,守军大部被俘。托木斯克、巴尔瑙尔告急。

……

综合以上情况判断,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俄罗斯临时政府军绝对无法应付接下来的战斗中,预计会在一个月内,完全丧失泰舍特以西的大部分地区。

……

俄罗斯临时政府请求西伯利亚驻军出兵支援。请求指示。”

事情就是如此。

苏俄在得知《中俄条约》后,就增派了部队,加紧了对新西伯利亚的进攻。而《中俄条约》的签署,按理说,应该增加士气,有了帮手,胜利的可能大增。实际上,却在白卫军中,造成了混乱,人心浮动,士气反而下降了。这一紧一降,新西伯利亚的失守,也就势在必然了。

而这一消息,势必会使白军的士气进一步减低。如果没有一场胜利来激励人心,只怕白军的士气在触底反弹之前,就崩盘了。

而俄罗斯临时政府现在收到物资没两天,绝对没有能力,独立打一场胜仗的。所以,高尔察克万分不情愿,还是不得不请求国防军出兵支援。

这些白痴,刚刚拿了我的钱,就溃不成军。真是让人恨铁不成钢,一群饭桶!

反过来讲,如果没有《中俄条约》,苏俄红军就不会那么重视,白卫军也许还能够多坚持一阵。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