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第95章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章(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新的国防方针将原来的头号假想敌俄国降为二号,而把美国列为未来的主要敌人。

简单说,这也是日本国策改变的结果,日本把扩张方向从陆地转向海洋,与其争夺太平洋的主要对手美国自然成为其主要敌人。

由于头号敌国不再是俄国,也由于中日盟约的限制,日本不必,也不能在陆地上保持庞大的陆军,为了改善长年陈旧的装备,日本陆军建设的重点从数量,转移到质量上。

为了取得更新装备所需的经费,为了缓解中国的压力,也为了清洗陆军长州藩阀势力。二十年代,日本陆军进行了四次裁军,先后裁减军队十余个师团,少壮派军官取代了长州藩藩阀势力。但由于关东大地震的影响,日本陆军加紧装备新式武器、改善军队现状、军备现代化的计划终未实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机械化陆军的设想。哈萨克战争之后,日本就派遣了一批军官进入国防军装甲部队学习。这一批来的日本战犯很多,永田铁山、东条英机、坂垣征四郎、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山下奉文等等,都在其中。我没有理会,这是增加日本信赖的极好机会。但中日第一次军事合作,过于优待,也不好。一切按照规则办理。学习上的,国防军不藏着掖着,该保密的,直接告知,一体保密。

日本人不是傻瓜,他们很快得出结论。同等条件下,一个装甲师能够在平原之上,对抗三个步兵师。也就是说,日本现役陆军十五个师团十八万人,在东北平原上甚至不足以对抗国防军三个装甲师。在暗自庆幸中日未曾开战的同时,这些少壮军官也提出了日本机械化陆军的设想。

这些军官都是裕仁的亲信,是裕仁一手提拔的。故而有渠道直通上层,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于是,日本进行了第四次裁军,陆军规模被裁减到少于中日盟约的要求。以获得经费,实现陆军机械化。

但后来发生了经济大萧条,财政发生困难,因此这一设想也未实现。

中国在奋力追赶后,终于搭上了“二十年代”号黄金列车,日本就很不幸了,他们似乎就要搭上列车了,却终未实现。

日本工业基础薄弱,远不如欧美等老牌工业国家。20年之前,日本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欧战基础上的。不仅欧洲各国在军需和农产品上有大量的需求。英、法、德等国在亚洲、非洲的市场也空了出来,工业品在这里的价格上涨了三倍以上。中国联省的重工业尚可,轻工产品连国内市场都没有完全占据。日本产品在几无对手的情况下,迅速抢占市场。

到19年末为止,欧战刚刚结束,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尚未从战时经济恢复,日本又得到了美国工业的大量订单,经济持续繁荣。但是,随着欧美各国商品大量涌向日本及亚非市场,日本货一败涂地,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920年至1921年,日本工业产量下降了16.3%,其中造船业83.2%,采矿业55.9%,机器制造业55.9%,生铁16.7%。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下降达55%-82%。出口下降40%,国际收支逆差达3.1亿日元,外汇储备从13亿日元减少到8亿日元。

事实上,由于日本缺乏国际竞争力,从1920年到1929年,日本的贸易逆差达25亿日元。

其中,与中国的日贸易超过日本对外贸易的半数,带来的年均逆差却不过几千万日元。如果算上亚兴公司的收益,逆差还可以减少大半。日本很清楚其中的意义,如果没有中国市场,日本的贸易逆差再增加十亿,也不是不可能。

农业也未能幸免,这一回中日贸易却加深了日本的农业危机。4000个缫丝厂停工,230万蚕农陷入绝境。同时,中国廉价粮食大量输入日本,加上国内市场萧条,粮食价格一跌再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日秘密同盟的存在,日本获得了最惠国待遇,扩大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提前撤离了大部分西伯利亚驻军,裁减了部分军队。所以,日本的经济危机被部分削弱,财政开支也要比历史上小一些儿。

此后,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

关东大地震对于日本的意义极其深远。关东大地震使深度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并背负了巨额外债。几年后,日本刚刚摆脱萧条,又因此爆发了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和萧条再次袭来。然后,还未等日本喘过气来,从美国爆发的更大危机又来到了。

整个二十年代,日本经济都非常之困难。在1921~1929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只增长3%。不要说与中国的增长速度相比,在英、美、法、德等主要工业国家中,也仅仅高于英国的1.7%。故而,在日本基本不存在投资过热的情况。

但是,由于其外向型经济结构的限制,经济危机一来临,日本经济就受到严重冲击。美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很大。

出口商品大量滞销,商品价格锐跌,投资者失去信心,日本的股票市场也随之暴跌。

更是让日本就受不了的是,稍后中国《贸易法案》的公布。

第一、第二大贸易国同时出现问题,等于说日本70%的对外贸易出现问题。对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来讲,这不亚于灭顶之灾。

美国那里,没有办法了,那是天灾;中国这里,日本当然要全力以赴,这还算是**的。

对于日本大使芳泽谦吉的约见,唐绍仪早已准备就绪。我们商议后,觉得危机好,有危险才有机会,决定趁此机会,解决台湾问题。

当天,唐绍仪根本就没有去外交部办公。推迟一天是一天,如今是日本人着急,不是我们。

这时候,就看出私人关系在外交中的作用了。如果日置益在,他就会直接去拜访我,也不会得到拒绝。芳泽谦吉犹豫之下,也去碧厅(内阁所在地)约见我。但被蜿蜒拒绝了。

第二天,12月9日,芳泽见到了唐绍仪。

唐绍仪的解释很有力,一来这是国会通过的法令,只怕不会轻易废除;二来这是大势所趋,所有的国家都会陆续采取这样的政策,中国也莫能例外……

但这样的说法,除了火上加油以外,并不会减轻芳泽的压力。

唐绍仪最后说,中国很愿意与日本协商解决此问题,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途径。

话说到这个地步,芳泽谦吉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了。

12月10日,日本方面传来消息,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希望访问中国,中国表示了欢迎。

12月14日,币原喜重郎一行抵达安庆。

<!--PAGE 5-->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