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六亿三千万人口,是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国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机械化部队,世界第四大海军舰队,纯以战争潜力而言,只怕中国还在美国之上。如果……
赫尔摇摇头,把这个可怕的想法抛开。
“中国并没有履行条约的意图。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但是,在日本和美国之间,中国始终无意于显露倾向性。
在过去的三十年代里,中国与日本关系更形密切。中国为日本提供了贷款,中国企业参与了对日本的投资,中国为日本提供了几乎全部战略资源……可以说,日本扩充军备,武装备战,中国功不可没。”
赫尔看了眼罗斯福,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两人都清楚,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如果日本能够削弱美国,中国想必是愿意见到的,况且中国能从中获取到许多利益。
远了不说,起码在美英法对日德的战争中,会削弱参战各国人民的力量。
到时候,中国就能够轻而易举,大大地恢复在传统势力范围(东南亚)的影响力。加之,战争会使参战国退出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民用市场,此中利益无可估量。
因此,中国不仅源源不断地为日本提供物资,也在为德国提供物资。
“对于日本在东印度的行动,中国即使不知情,也是有所预计的。
但是,考虑到战后格局,中国是不会希望让日本在西太平洋一家独大。中国期望在西太平洋拥有发言权。
这几年来,中国不断扩充海军,便证明了这一点。这还导致中日关系一度紧张。”
中国在近几年间,不断建造航空母舰、潜艇和辅助舰艇。每年都有大量新战舰服役,这迅速在其邻国日本引起了警惕。
明智的日本人都清楚,如果想战胜美国,依*现有成熟的装备体系是不可能的。两国在工业上,在经济累积上,存在太大差距。只有使用新式武器装备,出奇不意,才能使日本占据优势,进而打败美国,称霸太平洋。
身为海军次长的山本五十六十分重视航空母舰的发展。因此,中日同盟限制了中国海军的战列舰吨位,却没有限制航空母舰,一向被其认为是一大败笔。但中国有苏联的牵制,一直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陆军。
在30年之前,中国海军舰艇老化十分严重,多为超期服役。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被重视。32年以后,中国全面更新海空军装备,就引起了日本的警觉。
不过,到36年底为止,中国只有两艘航空母舰和三艘战列舰,同时还有一艘航空母舰在建,既没有超出中日盟约约定,也没有超出华盛顿条约的限制,日本也无话可说。但37年中国有一艘航空母舰服役,38年中国有两艘航空母舰服役,同时还有两艘航空母舰在建造,预计分别会在39年和40年服役。这就大大超出了日本的承受限度。
日本秘密对此提出了抗议,双方进行了多轮会谈,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随着中国海外贸易的增加,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海军,为远洋商船保驾护航,日本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威胁。
老实说,日本也不是很重视航空母舰的。山本五十六并不是日本海军中的主流,反而巨舰大炮论更为日本海军所倾睐。然而,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别人的好。日本不重视航空母舰,但他一看到中国发展航空母舰,他就难受了。觉得这也是个好东西,不能让中国发展。
哈哈哈,俺回来了,每日一章,预计在一个半月内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