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我精心准备好几年,平时也不觉得少了,怎么一开战,还是不如苏联和德国的多,真是令人郁闷。
中德达成协议后,德军就派出一批军官前往中国,并提供了数量众多的情报。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在法国投降后,就把中国派遣的军事观察员,陆续调回了国内。在此次苏德战争中,中国干脆就没有派遣观察员。
但德国提供的情报,主要是苏联红军的编制、装备、战斗、前线等方面的。深入苏联内地的情报,则是中国自己获得的。
安飞制造了一款双发重型侦察机,很受空军的青睐。
该机的设计就是以速度和高度为目的,外形狭长,颇有些儿类似带机翼的火箭。它的速度非常出色,乃至于冯如没有按惯例采用姓氏和鸟来命名,而给出了一个独特的编号“流星-1”。因为采用的都是成熟的技术,从设计到定型只花了八个月时间。
流星-1配备了2台1980马力的复列星型气冷18缸发动机,最大平飞航速高达1010公里,升限15800米,带副油箱的续航距离为3850公里,只安装了千里眼和照相鸡等侦察装置,没有配备武器。
流星-1是当时世界上飞的最高最快的飞机。虽然没有正式测量过,但一般来说,都认为流星-1在伏冲的时候,超过了音速。
随后,空军在中国北方,北海一直到哈萨克,修建了许多加长跑道。流星-1经常会从北海,从蒙古,从哈萨克出发,飞越中国边境,深入到苏联境内,然后返回。取得了数量众多的照片,却很少被苏联发现,更从来没有被苏机拦截过。
苏联空军飞行员给流星-1,起了个外号叫“幻影”。通过侦察机的航向,苏联估计是中国飞机越境侦察,却无法提供确凿证据,只好白吃哑巴亏。
7月11日凌晨9:00,德军大举出动,对斯大林格勒发起猛攻。德军集中了大批飞机,配合德国陆军作战。
德军短暂休息,就再次展开攻势,飞机数量前所未有,是出乎苏军的意料。但斯大林格勒是前线,二十四小时警戒,苏军也布置有数量众多的飞机在附近地区,也没有让德军占到便宜。
7月11日上午10:30,命令下到了前线空军指挥部,“雷霆万钧”——战斗开始,中国对苏军不宣而战。
数千架战机掩护着轰炸机,越过中苏边境,直扑早已经侦察好的目标而去。中国空军的首要目标,就是苏联空军。
空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大了,却缺乏单独作战的能力。通常是作为陆军的辅助力量出现在战场上,为陆军提供火力支援。但空军的对手还是空军,只有消灭了敌空军,才能更好的完成其它任务。
中国空军飞机的数量是不如苏联和德国多,那是看总数。德国两面作战,战线从英吉利海峡,蔓延到非洲,再到苏联,在苏德战场上数量不如苏军。苏联与德国激战中,战线从列宁格勒一直到斯大林格勒,在中苏边境地区,两国飞机的数量却都不如中国多了。
苏联飞行员正与德机战斗中,遭遇到背后的突然袭击。中国战机又在数量上,大占优势,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中国空军凭借着对苏联内地情报的掌握,派出战机深入其境内,一举将数百架飞机摧毁在地面上。苏联空军遭遇沉重打击,损失各类飞机一千八百多架。
此战中,中国空军有大批喷气式战斗机参加,喷气式战斗机在速度上有优势,机动性能不如战斗机,便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战术。说是独特,其实类似于轻骑兵,高速接近,一击不中,立刻凭借速度快速逃离,然后周而复始,只是参杂了飞机编队的配合作战而已。
不过,因为速度差距较大,苏军不适应,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随后,空军还对巴库和阿斯特拉罕的苏联里海水军进行了轰炸,以帮助中国那支小小的里海舰队,取得优势。
空军的另一个特殊目标,就是巴库油田。
当晚,空军在对巴库油田的轰炸中,采用了雷达定位引导系统,使苏联此前的伪装,完全失去意义。又不惜工本,动用了八百架远程重型轰炸机AH-8,对当地实施了地毯式轰炸。效果非常之成功,冲天而起的大火照亮了整个夜空。随后,巴库油田的大火整整燃烧了两个月,直到德军占领当地,才组织人力,将其扑灭。
这引起了德国的强烈抗议。德国对巴库油田思之久矣,一直想占为己有。中国这一下全给报废了,德国人自是满心的不舍得。进一步说,德国人的抗议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巴库油田可是分给德国的地盘,中国人招呼都不打一个就给毁了,是有点儿不地道。
德国石油不够用,才正合中国之意。如果够用,就不会从中国买油料了。但话不能这么说,希特勒本来就是这想,要是再如此一说,恐怕会更生气。双方合作的事宜还有很多的。
因此,中国的解释很委婉。唐绍仪赞美了德军的战斗力,又称赞苏军的顽强,指出对苏联的战斗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结束的。
德国大使听着很不是滋味,却也说不出什么来。本来就是如此。要不然,以德军的战斗力,怎么这么长时间也拿不下苏联。
唐绍仪见德国大使没有反驳,就继续表达中方的意见。
中国方面认为,巴库油田非常重要——德国大使连连点头,不重要也不会抗议了——但这个重要的地方还掌握在苏联人的手里,源源不断的向苏联提供石油,支援着苏联的战斗。德方竟容忍此事,中方对此表示不解。
德国大使心说,这有什么不解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舍不得炸毁;二来力所不能及。然而,这话没法说出来,哪个都不怎么光彩。
唐绍仪接着说,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会很快结束,至少要一二个月时间。就算在冬季未能攻克,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退一万步讲,德军完好率地占领该地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考虑到德方可能有困难,不好意思说,中国方面就主动提供帮助了。
不知道德国因何而提出抗议?
……
唐绍仪最后与德国大使商定,由德国指出哪些区域对德国至关重要,在对德国该区域的攻击之前,双方应协商一致。反之,中国也有同样的权利。
随后,两国参谋部在具体落实此约定时,决定成立一个军事联合委员会,对双方的军事行动,进行协调。
一个坏开头,却得到一个好结果,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