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侵略者的下场,这地狱一样的场景,在后世反映二战中国战场的电影中经常出现,被评为“战争经典场景”。而前面所说的那个龟田,奇迹般的活到了那个时候,作为这个场景的见证人还发了一笔小财。
铁血军的空军第一次亮相就给日本侵略者带来了血的教训,投弹手们第一次任务就发挥得十分理想,火箭炮后一团团闪烁的废墟给了他们最好的标记,燃烧的瓦砾映出了一个个的人影。这样,在刚刚蒙蒙亮的时候有了很好的能见度,那里人多哪里就是目标,哪里还有完整的防御阵地,哪里就是重点打击对象。伴随着一阵阵炸弹爆炸产生的烟雾,大量的有生人员被消灭。横在铁血军面前的防线彻底失去了作用,现在它起的作用就是等待着马上就要到来的机械化兵团的通过。
……
就在火箭炮发威之前,在山海关和张家口,中**队以日本不同意中方提出的礼貌检查的要求,开始了军事行动。
首先是一个小分队理直气壮的倒日本大营前要求进入,然后在经历了几分钟的军事对峙之后,灰溜溜的撤离。在通过日军阵地的时候,日本人得意的在后面鸣枪示威,中国的小分队便有人顺势倒下,其他人立刻抬着“伤员”匆匆离去,留下后面目瞪口呆的日本兵。
在后世的小学历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历史记载:……我国要求的寻找失踪士兵的理由被拒绝,我方负责交涉人员在撤回的时候被日本士兵打伤,这一事件是中日大规模战争最直接的导火索……”
中国方面的军营中,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发了下去,从士兵们兴奋的眼神中可以解读到,他们对于这一战是多么盼望。原来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在这一两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通过铁血军派来的教官训练,可以说,现在他们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一支队伍,甚至要强于南方的中央军。
203毫米榴弹炮的炮手最兴奋,他们早已经收到了日本炮兵阵地的具体信息,不知已经订正过多少次射击诸元了,他们有信心一次齐射就把日本的重炮阵地打残,在他们心里早已经不把日本人的重炮当成重炮了,日本人的炮,嘿嘿,就是自己手中大炮的孙子。
东线的炮兵突出的就是一个“狠”字,随着“开炮”的指令一次又一次的下达,日本的前沿阵地足足被重型火炮犁了十几遍,有不少日本士兵不是被炸死,而是被炮烟熏死的。当日本兵从炮击中缓过来的时候,呈现在面前的,是漫山遍野冲锋的中**队。日本士兵还是很训练有素的,马上组织起了防御,但是由于自己方面的炮兵阵地和防御工事基本上在第一时间就被摧毁,防线的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日本关东军军部乱了,不仅是绥远、张家口、山海关告急,整个东北似乎是“沸腾”了。让日本人头疼的抗日联军下山了,几十个县城失守,大量投降过来的中**队反水,几乎个个县城的驻军都遭到游击队的突然袭击,损失惨重,大量的日本侨民(真不想以日本人的口吻说话,按照现代眼光,所谓侨民实际就是偷渡过来的非法移民,死了活该!)被平日里看似懦弱的中国人杀害。日本人慌了,他们已经不知道在这片黑山白水中,到底隐藏了多少中**队,到底有多少暗中朝向自己的枪口。仿佛在一夜之间,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心惊肉跳”是这些日本人共同感觉。
然而,这些日本的高级军官显然没有想到的是,灾难马上就要降临在自己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