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与白鹿-第五十五章 决战前夕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五章 决战前夕(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好个术赤,脚下借力使力,身子向旁斜飞出去,人刚刚飞到半空,便听到身后发出沉闷的“扑”的一响。落地回首看时,但见自己适才所站的地面上被羆那蒲扇般的巨爪砸出了一个径有半尺的浅坑。见此情景,术赤暗道一声“侥幸”,只觉一颗心被惊得砰砰乱跳。暗想:若非自己见机得早,此时只怕早已骨断筋折。那羆一击不中,不容术赤喘息,仰天发出一声怪吼,再度扑上前来。

术赤失了兵器,形势愈见危急。马上游牧民族因为常年生活于马背之上,双腿的骨骼往往呈罗圈般畸形,一旦落在地面,反而不良于行。今天,术赤正是吃了这个亏。三退两闪之间,已是身临绝境。他向后复退一步,忽觉脚下一绊,身子失去平衡,一跤仰天摔倒。原来是一根横地的朽木将他绊倒。

那羆见术赤倒地,登时人立了起来,双爪上举,将整个人都罩在一片象征死亡恐怖的阴影之中。术赤无可与抗,只得闭目待死。忽听头顶掠过箭羽震动空气的尖啸,随即那羆发出一声暴吼,沉重的脚爪猛烈的踏着地面,“腾腾”几声后,就传来了如同被伐断的大树轰然倒地之声,接着又是一阵阴哑的嘶吼,便不再出声了。术赤奇怪得挣开了眼睛,发现那羆居然业已倒在距自己一丈开外的地上一动不动,显然是死了。定睛细看,只见它的咽喉部位那一小块白色三角毛皮之间赫然插着一支雕翎箭。箭尾因羆倒地所震,犹自微微颤动。

术赤犹自惊魂未定,几乎怀疑自己的眼前出现了幻觉。耳听蹄声踏踏,一骑已经来到他的身边,骑者翻身下马,走上前来将他搀起,口中说道:“大殿下受惊了。”

<!--PAGE 6-->

术赤这才仔细打量来者,见是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相貌生得相当英俊,看穿着打扮是一名普通道蒙古军。

“这熊是你射死的?”

术赤见他带着弓箭,开言问道。

“正是。”那人点头道。

“好准的箭法!”

术赤欢喜得拍了他的肩膀一把,忽然想到对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连忙躬身道:

“恩人在上,受术赤一拜。”

那人连忙伸手扶住,连声道:“大殿下折杀小人了,小人救护来迟,让殿下受惊了。小人有罪。”

二人互相逊谢了一阵,术赤问起对方的名字,那人回答道:“小人是斡亦剌部出身,名叫亦勒赤台。”

原来,射杀巨羆救下术赤的正是心怀忽阑而混入蒙古军的巴图儿。此后,他将以亦勒赤台之名而进入成吉思汗的故事之中,我们也将以此名称之。狩猎一开始,他为了掩人耳目,没打算施展自己的神射手段,跟着大队奔跑一阵之后便诈称马腿扭伤,脱离本队,钻入树林中休息。没想到正好撞见术赤被巨羆所逼,险些丧命。出手之时,他只是激于救人心切,并不知道遇险之人便是术赤。这种怪兽在他而言,也是平生未见,不过在他潜藏于深山之时,曾经遇到过一位老猎手,向他传授过许多狩猎经验。他知道,熊类动物全身皆坚硬似铁,惟有咽喉部位最为柔软,是其致命之处。因此他乘那羆人立而起之机,瞄准那个部位一箭射去,居然真的取了猛兽的性命。

当下,术赤问道:“看恩人的样子,似乎也是我蒙古军中的好汉,不知在哪位将军麾下供职?”

亦勒赤台躬身道:“小人正是隶属于大殿下麾下右翼军的一名小卒。”

术赤闻言,连称罪过道:“术赤有眼无珠,居然险些埋没了恩人这样一位勇士。”

“大殿下千万不可再称小人为恩人什么的,小人身为下属,保护主将原是分内之事。”

“恩人如此谦虚,术赤也不便强迫。不过我平生最敬勇士,你又救了我的性命,怎能再以下属相待?我有一个提议,请不要拒绝。”

“大殿下但有所命,小人自当遵从。”

“好,那你我今日便对着长生青天为誓,结为安答!如果再推辞,便是瞧不起我术赤!”

亦勒赤台略一迟疑,心中于瞬间有了决断,当即点头道:

“大殿下既然如此厚爱,小人不敢推脱。”

术赤大喜,携了亦勒赤台的手一齐跪倒,向天叩首。然后各自拔出腰间的匕首,割破手指,歃血为盟。行礼已毕,术赤将自己的黄金腰带解下赠与亦勒赤台,亦勒赤台也将自己的长弓取下,回赠给术赤。二人一叙年庚,亦勒赤台为长,术赤当即呼之为兄,重新跪倒施礼。亦勒赤台推却不过,只得受了他三个头。

<!--PAGE 7-->

二人结为安答,在术赤心中是万分高兴,然而亦勒赤台却别有打算。对于夺去自己爱人的成吉思汗,他本身是全无任何好感,甚至有着深切的恨意,而术赤因为出身悬案而遭到成吉思汗疏远的情况,他也有所耳闻。他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一辈子也无法动摇蒙古帝国的根基,如今有了术赤这层关系,或许可以乘机离间其父子,策动他们自相残杀,无论谁杀掉谁都是为自己报了仇。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乘机夺回忽阑。

不知这位安答包藏祸心的术赤,兴高采烈得拉着亦勒赤台的手,与他合力将羆的尸体拴在马后,然后赶着马一同走出树林,去寻大部队。行不数里之遥,他们便与一小队蒙古军汇合。大家见术赤形容狼狈,连忙问安。术赤就把遇险获救之事叙说了一番。众人直听得心动神摇,一边向术赤道惊,同时又齐声盛赞亦勒赤台箭法如神。当下,有人让出两匹马给二人骑,簇拥了他们往九尾白旄大纛下而去。

很快的,这件事情被报到了忽阑与博儿术的面前。二人闻言,俱是一惊。连忙加派人手前往保护,直到术赤来到面前,他们才松了一口气。然而,当忽阑看到术赤身边的亦勒赤台的时候,不禁心头大震,仿佛全身的血液在瞬间倒流,逆冲而起,拥挤在头脑中,嗡嗡巨响。

“是他!他来做什么?!难道是被发现了?”

忽阑心烦意乱地想着。即使冷静如她,在这瞬间也不知该如何处置心中的纷乱。对于这位旧日恋人,忽阑的心理是相当矛盾的。自己现在的身份,甚至可以说是对他的一种背叛。虽然这样的背叛可以冠以拯救全族的堂皇名号,但就其本质而言,背叛就是背叛,即使有一万个理由来解释,也无法抹去这两个字所留下的深深烙印。

关于术赤如何拉着亦勒赤台向众人介绍自己获救的经过,如何说明已经和对方结为安答的始末缘由,忽阑连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她只是直勾勾得盯视着亦勒赤台的脸,打算从上面寻找出某种答案。然而,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答案呢?难以索解,亦无从索解。

“参见忽阑可贺敦。”

亦勒赤台的问候将她从迷惘中惊醒。她本能得后退几步,盯视着亦勒赤台,一言不发。

术赤见情状有异,只道是忽阑见了生人有些排斥,连忙上前道:

“这位亦勒赤台是我的救命恩人,如今是我的安答。”

“哦。”忽阑听到这话,才放下心来。

然而,敏锐如她,立刻对亦勒赤台的用心又油然生疑。不过,在这个场合里又难以启齿,只好随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示意让博儿术代替自己来处理眼前的事情。她自己则在心中默默祝告着:

“长生天保佑,千万别让大汗看到他。”

<!--PAGE 8-->

※※※※※※※※※

长夜凄清,月色如水。也照明堂,也照囚人。

从上国天使沦落为阶下之囚的明安,心情却并无丝毫颓唐之意,反而显得兴致勃勃。他背负了双手,透过囚室的小窗,遥望夜空,信口吟诵道: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吟罢,转念想到自己现在所处之地并非什么高楼,只是一间简陋的囚室之时,不免哑然失笑,微微摇头。想到自己在金**中屡遭贬斥,出使蒙古又遭囚禁,人生际遇之多桀,这运气也着实是忒的不佳。

“呵呵,老兄好兴致啊。这一首李白的《关山月》经老兄辅以戎马倥偬间一腔沉郁之情吟诵而出,苍凉之中犹见雄浑之韵味,别具一番武人风骨啊!”

赞叹声中,耶律阿海的身形出现在囚室的铁栅栏门外。他示意身旁的士兵打开牢门,自己提了一只红木食盒走入室内,笑吟吟得对明安道:

“有好诗而无好酒,岂非如无盐之肴,缺了些许兴味?小弟料到老兄长夜无聊,是以略备薄酒,与你共度难消之永夜。”

明安瞥了他一眼,转过身去,依旧遥望夜空,毫无理睬之意。耶律阿海受此冷遇,也不着恼,自顾自得将手中的食盒放在囚室里的小桌上打开,取出杯盏、酒壶、筷箸与数碟小菜,继续微笑道:

“军旅之间简陋了些,老兄勿嫌。”

说着,拿起酒壶将两只杯子斟满,举起其中一杯致意道:“小弟先干为敬。”

明安依旧无动于衷,连背心的衣服也无一丝波动。

耶律阿海忽然神色一肃,朗声道:“大汗明日会战金军,兄之首级即为出征祭旗之物,特赐断头酒予兄,兄可敢饮?”

此言一出,明安倏然回首,来至桌旁,伸手拿起酒杯送至唇边,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放回桌面,然后放声大笑起来。

“死到临头,老兄为何发笑?”

耶律阿海故作惊奇地问道。

明安并不即刻回答,犹自笑声不住,直至余音渐止方才冷声道:

“人言成吉思汗一代人杰,原来也不过如此。我明安聪明一世,却误信人言,丧身于庸人之手,宁不可笑?”

“我兄提到的人言,是来自耶律留哥大人吧?”耶律阿海突然发问。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明安心中微微一动。

“呵呵,也不如何。不过小弟这里有一封书信,我兄不妨看看。”

耶律阿海说着,探手入怀,取出书信,放在明安的面前。

明安狐疑得看了阿海一眼,这才拿起书信打开看了一时,这才抬头道:

<!--PAGE 9-->

“你也认识留哥大人?”

“不错,小弟不才,蒙留哥大人信任,以使者身份求援于蒙古,蒙大汗高义应允,遣其麾下大将者别率两万精骑往助。据最新战报,留哥大人的兵马已经与之合流,正欲谋攻辽阳。大汗传令,一旦攻取辽阳,将以辽东之地予我契丹为复国之地。”

“你说的都是真的吗?”明安双手扶着桌子,身子前探,一双发亮的眸子凝视着耶律阿海的双眼,追问道,“成吉思汗真的答应了吗?”

“兵马已到,岂能有假?我兄便是信不过我,还不信不过留哥大人的手迹吗?”

耶律阿海目不转睛得回望明安,面色坦然。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我契丹复兴有望了!”

明安仰望苍天,朗声大笑起来。

耶律阿海也激动得点着头,连声道:

“是啊,是啊,百年之仇,终有洗雪之日!”

“好!我明安得此佳音,纵然一死,夫复何求!来,我将金国兵马的详情一一说与你知,也好助蒙古军战而胜之!”

当下,明安将酒壶杯盏等物铺排开来,权作地图,然后将手指向酒壶道:“这里便是野狐岭,诚乃塞北要隘,制高之点。此次金人出兵,兵锋直指此处,凭险列阵,以为与蒙古军决战之地……”

耶律阿海一边听,一边点头,将明安之言一一记下。是夜,二人秉烛夜谈,彻夜未眠……——

(1)历史上真正的亦勒赤台是成吉思汗的侄子。关于他的情况参阅本书第四十五章注释。

<!--PAGE 10-->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