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本章送给彩湖和永遇乐。
如此行了两日,沿途城镇越来越多,渐渐繁华,而骆何体力也恢复了不少,仔细查看地图,才现离阴州重镇柔木已经不远。柔木天鬼节天下闻名,相传这节日共有两天,人们都戴上面具,参加各式稀奇有趣的活动。
骆何见迟迟脸上写满向往之色,却强忍住不开口,而近日奔波劳苦,她又少了往日天真活泼的神气,不由心中一酸,笑道:“所谓大隐隐于市,我们先到柔木住上一阵吧。”
两人进了城,迟迟终于喜笑颜开,先买了串糖葫芦捏着,四下张望。天鬼节就在两日之后,城中大街小巷的摊贩店铺,卖的最多的就是各式面具。人来人往,人人手上都拿着个面具,热闹非凡。
迟迟一路流连,每个面具逐一观赏评品,若不是骆何板下脸,只怕要忘记吃饭找客栈落脚。
好容易熬到正日子,迟迟穿了一身翠绿色短打,戴上长着长长触须的面具,蹦到骆何面前。骆何被她唬了一跳,咳嗽两声,忍着笑问:“你这扮的是什么?”迟迟跺脚:“爹,你眼力真差,我扮的难道不是蚱蜢?”骆何一口茶险些喷出。
迟迟摘下面具,替骆何揉着胸口:“爹,你还是胸闷气短提不起精神来么?”骆何放下茶盏:“我没事。休息几日就好了。”迟迟偎过去问:“爹,你从来不肯传我□术,是不是就因为此术对身体大为有害。”骆何点点头,抚摸她的秀:“爹做事从来都是为你好。你打小调皮,浪费了爹多少苦心。”迟迟嘻嘻一笑:“我生下来可不就是让爹你操心的?”骆何见她理直气壮,又好气又好笑,只得殷殷嘱咐道:“今晚你可不要闯祸。大家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千万不要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迟迟一愣:“爹你不跟我一起去么?那我也不去了。”骆何拧了拧迟迟的脸颊:“你的性格,拘了这么久,得去放放风,否则不定惹出什么更离奇的祸来呢。”迟迟只是低着头不说话,骆何只得绷着脸说:“爹身体不舒服,你这么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眼晕。”见骆何坚持,迟迟只得自行出来。
这一夜柔木城灯火通明,处处挤满了人。迟迟顺着人流,一路用眼神与人攀比谁的面具更好看,大眼瞪小眼,互不服气。有人戴着钟馗面具,有人打扮成齐天大圣,有人当自己是二郎神。扮作蚱蜢这样的,倒是只此一家。
猜了灯谜,看了杂耍,听了对歌,迟迟正满心欢喜,只听得不远处传来一声巨响,人群涌动:“放烟火啦。”
迟迟抬起头来,只见深黑的夜空突然间亮起五光十色的烟火,宛若一朵朵缤纷的花,盛开又坠落,流丽万千,令人目眩神驰。众人轰然叫好,小孩子们更是用手捂着耳朵,抬着头,又笑又叫。
迟迟立在那里,周围欢声笑语如潮水一般涌来。她用力仰着头,那些声音那些人影渐渐消失淡去,天地间只剩她一个,与转瞬即逝的绚丽烟花独对。从进城到现在,她一直在笑,她以为她是开心的,然而只是越欢笑越不能忘记。
她想起定风塔顶的云和风,想必也同此刻的她一样,寂寥冷清。蓦然回处,原来并没有人在那里等候。丰盛华美惊心动魄,终究要在她的年华里静静谢落。而她渴望的,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死亡。与命运狭路相逢,只是一刻,唯有她静默的心事天长地久。
“哥哥。”有个七八岁小孩站在她身边,突然拉着她的手摇道,“你的面具在滴水呢。”迟迟低下头去,拧了拧她的脸蛋。小孩看见面具后她的眼睛蒙着一层雾气,不由拍手笑道:“我知道啦,你在哭鼻子。羞羞。”
迟迟啊呀叫了一声,指着前面:“快看。”小孩转过头去,迟迟立刻摘下面具,用衣袖一擦,将泪水擦去,又迅戴了回去。小孩瘪着嘴转过头来:“哥哥,你骗人。”然而人早已不在原地。
烟火放完。节目却还没有结束。迟迟随着人潮挤到一处大台子下,踮起脚尖,只见台上站了六个戴面具的人,三人红衣,三人黑衣,分成两队负手而立,神态庄重,也不知要做什么。
却听一声锣鼓响,凭空抛起一个彩球来。六人身形立动,如脱兔一般扑向那彩球。
这六人双手都绑在身后,只用双脚,你一脚我一腿,时时间全场鸦雀无声,只静静看着两人之间暗流汹涌。黑衣人极是骄傲,身子挺的笔直,只待对方一有动作就封住他所有去路,红衣人却好整以暇,脚尖却不知使了什么技法,将那彩球稳稳停住。
过了半晌,台下观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不知道两人在搞什么鬼,黑衣人也渐不耐烦,身形刚动,却听得一声长啸,红衣人旋转而起,一双脚踢得迅捷无伦,只看见淡淡的影子在空中划过,在黑衣人反应过来之前,那彩球就如流星一般击在红色铜锣上,梆的一声响亮至极。众人均是一呆,随即轰然叫好,人人心中都在佩服这红衣人忍耐和等待机会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