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浪滔滔。逝者如斯。
手指拂过琴弦,铮铮声响起,如珠玉般落下,悦耳动听。与舟外的江水声相和,红若清幽的歌声缥缈如在天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迟迟坐在船舷边,听着她的曲子,冷寂平静的重复着“忧伤以终老。”红若好像特别偏爱这最后一句,一次一次的弹奏,每次都有变化,混合着太多太多的情绪。
“你真的觉得他从头至尾都是在利用你么?”红若这样问迟迟。
“其实,他本来有许多机会,更直接更有效。”红若淡淡的说,眼前浮现的,是那个缠绵的夜晚,她初次吻在他的唇上。“红若,我问你……”他的手指抚过她的眉,只要再温柔一点,再假戏真做一点,她就会沉沦,万劫不复,可是他终究是放开了手。
“我不知道。”迟迟微笑,“我也不想再知道。”
她把手伸到激流之中,寒冷彻骨。
因为空柬去而复返的焦灼,因为她中了迷药关心则乱的疏忽,还有,霹雳雷火弹爆炸瞬间的保护,原来,都是如此的不真实。
小舟在礁石间灵活的穿梭,颠簸不堪。水流激浪之中,千山已过,不可回。迟迟自怀中掏出一颗赤红珠子,圆润可爱,散着清香。她握起拳头,高高的举起手,用力向前一掷,眼泪终于滑落下来。
涉江而行,江水寒冷,前路渺茫,然而终究领悟,这世间并无完满。最终能够倚靠的,原来不过是自己的心。
“红若,我送你和爹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我去引开追兵。我要带着阿姨的骨灰,亲自送她回锦安。”
大家鄙视我吧,我最后还是改不动,就这样结束这个部分了。也许虎头蛇尾了,不过我也不知道还可以怎么继续交代(脸红中)
后记
向所有被我误导的读者表示歉意?*_^
对于一个写故事永远先写结尾的人来说,人物的变化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所以经常的,写不出一个激烈的,荡气回肠的,爱恨都达到极致的故事,十分烦恼。
涉江寒,最先满足的,当然是作者自己那点小小的对侦探故事的爱好:写一个故弄玄虚环环相扣紧张逼人的故事。至于是否做到了,另当别论。至少这期间大家的猜测让我私底下觉得很开心(读者说:暴打一通,实在太坏了)
其次,就是写一些我很模糊的想法,比如萧峰如果对阿紫很绝决,事情会展成什么样;再比如,言情小说里完美男主角的背后是什么。一直很用力的压制自己不能透露最后这个结尾,尤其是在令很多人对我那样不遗余力的描写完美男主角提出批评之后(笑,几次都要投降了啊)。不过当然,我这个人一向很严肃(有人批评我历来写的太严肃),所以最后的结尾不是太颠覆。
这个故事当然是讲迟迟,我很努力的回想一个这样我向往中的少女,是如何一步一步的痛苦成长的,甚至,在成长当中还会出现退步的现象。
然后是讲赵靖的故事。我们看到的赵靖,是迟迟眼中的赵靖。赵靖爱不爱她,或者有多爱她,作者自己也说不上来,只知道至少他很尽力的给了他能够让她感觉到的所有的好,只要他愿意,是很容易让人死心塌地的,而对其他人,他当然没有必要去表现完美。可惜,没有人能够看到他内心天人交战的时候,那些心潮起伏,那些矛盾犹豫,作者都省略了,因为迟迟是不能看到的。也许直接的心理独白会更加有震撼效果,让故事更加戏剧化一些,脉络也更加清晰。但是我不想这样做,我尝试从一个有盲点的角度去写,当然写完之后我自己不甚满意,觉得不是太有说服力。只是我想到,不管你多爱一个人多亲近一个人,这个人始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思想意志你永远无法全部了解,而且他很可能做一些不得不伤害彼此的事情,所以我们在现真相的时候会伤心会失望,年轻的时候我们以为这是可以克服的,实际不是。
最后,再次厚着脸皮求砖头和评论。两个月写十万字,实在是出我限度的事情,我居然也做到了,当然是因为大家无条件的鼓励才能坚持的。很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这个故事的,对你们每一个评论我都会珍惜思考的。当作鼓励吧,鼓励我继续写下去。
流云乱即将开始。不过我会先休息一段时间。
用力拥抱大家一下。
罗嗦的人再罗嗦一句,赵靖之所以急着走,因为他有事情要做,在18节里他暗示过迟迟了。不过这个估计要到下一部分才能明显了。
再,杜若的新文“水长东”级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