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浪子-第六十八回发展壮大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八回发展壮大(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并重新任命提升了一批降将的地位,除大将张玉(中军都督)朱能(左军)外其余都督之位皆让降将担任,可见他用心之良苦,令降将们无不感恩戴德,心思报效。

次日,大军跨过松亭关开始回师的消息传至北平,自是有人欢笑有人愁,城内的无不信心大振,而对于城外的官军来说则不啻于增加了一块心病!前有坚城难破,后将有大军来攻,一时间大都情绪低落。

见此,李大将军忙升帐,召集主要将官,自我打气道:“燕王虽然收编了大宁不少降卒,也不过三十万人,再除去镇守各城的军队,能投入战场上的兵力绝不超过二十万。而我方能投入作战的大军绝不低于四十万之众,二比一,优势完全在我,又什么可担心的?决战之日即是尔等加官进爵之时。”

话说出来,无形中自己的胆子大了不少,既然无以选择,他李大将军就得以优势兵力在战场上打破燕王不败的神话。

然而接下来燕王的举动却让双方都捉摸不透,本来数日的路程,竞十好几天也没走完。

憋足气要在战场上跟燕王一决雌雄的李景隆却因久候不至而着急上火,他这几天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寝食不安,嘴唇起泡,眼睛熬得象兔子一样通红,气泄了不少!

不仅官军猜不透燕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燕军内部的大多数将领亦不明就里,但他们大家都对燕王有着无比的信心,是以军心不乱。

其实燕王心里真正盘算的是不仅仅如何解北平之围,而更多的则是如何击溃几十万朝廷大军,之所以如此缓慢推进,是有三个目的的:

一是使官军昼夜为备,疲惫不安,并借北平地区严寒的天气使他们在旷野中冻伤减员;

二是进一步休整,让将士们储存体力;

三是顺便攻略沿途重镇,扫清并收编零散官军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力量。

十一月初四晚,燕军主力抵达白河以东的孤山脚下,安营扎寨。

此去白河仅数里之遥,而白河以西便是李景隆重点设防阻挡燕军的大本营郑坝村,官军在这里设了九座大寨,李大将军的帅帐就安在这里。

这时各路探马纷纷来报:“白河秋讯水大,目前仍居高位,且通路之桥皆被官军破坏,不能通行。另外,己方大军左后侧有一支官军的骑兵在活动,人数约莫万人上下。”

燕王亲往白河岸边观察地形,见横亘在眼前的白河水深河宽,亦无一座桥梁,大军如何得过?河水虽已结冰,但冰层太薄,难从徙涉,急切间哪里能找几千条大船去。

这时的他心急如焚,只能向上天祈祷再降寒流,使河水速冻成厚冰,以使大军渡过河去。

也许他的诚心真感动了上苍,是夜北风大作,气温骤降,冰层加厚到足以承载千军万马的厚度(笔者对这段正史上的‘神助’描写,宁愿相信是天象巧合)。

燕军无不大喜,天色刚亮就开始有条不紊地沿冰过河,至午时已过了绝大部分。

再说跟在燕军左后侧的那一万官军骑兵的将领名叫陈晖,是李景隆的心腹爱将,他见燕军如有神助地在冰面上渡河,震惊之余,亦准备待其大队过后,尾随而击,建立奇功。

眼见午时已过,河这边只有约莫万人的部队刚踏上冰面之际,陈晖觉得机会来了,便领着万骑冲了下来。

谁知他们刚一冲到河边,就听一声唿哨后伏兵四起,燕军猛将薛禄率两万多人杀到,而前面的燕军又折了回来。

中了埋伏的官军惊慌失措之下战力大减,胜负之数毫无悬念,除陈晖仅带数十人拼命突围外,余者要么投降要么被杀。

大军渡过河后,燕王即命埋锅造饭,待将士们吃饱喝足后,燕王亲率大军向李景隆大本营猛冲而来,一刻间连破官军三座大寨。

缓过神来的官军在许多有经验的将领调度之下集结起来,开始发起反攻,于是在这封封雪野之上几十万人参加的大战拉开了大幕。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们常把战场比作地狱,在这里没有人尊重生命,既便是最仁慈的君子也会想法设法拼尽力气去杀死对手。

战斗一开始燕王朱棣就身先士卒,率一队骑兵冲锋陷阵,**战马数次受创倒毙,仍换过再冲不退一步,让全体燕军大受鼓舞,奋力上前拼杀,罕有后退者。

而官军这边虽仗着人数上的优势,开始还能应对,但由于李大将军是赵括式的人物,只会纸上谈兵。

战场的残酷早把他吓得六神无主,更别论临场指挥得当了,致使官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几个时辰后已开始渐渐不支败象已现,在别人的提醒下李景隆忙令鸣金收兵。但人家答应吗?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