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浪子-第一百0五回离间之计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0五回离间之计(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方孝孺深夜到访让建文帝有些不悦,联想到他昏招不断,便让太监传话说:“皇上已歇下,要方侍讲现在就回去,明天早朝时再议。”

但不大一会,太监回报道:“方侍讲言:此事关重大,非要即刻面圣不可。”

建文帝无奈,只好起来穿衣,移驾御书房,召见方孝孺。

方大学士行过礼后,即奏道:“兵家贵间,燕逆父子兄弟可间而离也。”

随即把林嘉猷所说的事情给皇帝复述了一遍,后又信心满满地道:“世子诚见疑,燕王必北归,王归我粮道通,事乃可济。”

建文帝始面现喜色,于是便叫他连夜起稿,书劝朱高炽归降朝廷,只要归降,将受封为燕王代替乃父,朕绝不食言等等云云。

燕王朱棣有三子,皆为王妃徐氏所生。长子朱高炽在太祖在位时就被册立为燕王世子,他性情温文敦厚,为人谨慎,自幼在京师大本堂读书,深受各家硕儒的熏陶,颇通经史,崇尚孔孟

,有儒者风度。

自燕王起兵后,他一直留守北平,在母亲和道衍等辅佐下经略后方,确保前方粮饷丶军器等物资的供应补给,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马虎大意,深受北平百姓的受戴。

但他体肥多病,不善武事,虽谋略出众,却仍不得燕王的欣赏。

而燕王真正喜爱的是生性狡黠聪明,勇武善战的次子朱高煦,自他起事以来,朱高煦就随他南征北战,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数救燕王于危难之际。

单论战场上的功劳,他就不在众将之下,因此朱棣本人也觉得他酷类自己的禀赋形象,故十分钟爱于他。

曾经在一次朱高煦勇救自己脱难后,朱棣以手抚其背道:“世子多疾,吾所赖惟汝。”

或多或少地流露出要把他当成继承人的意思。而朱高煦自己亦觉凭他的武功本事不该屈居人下,随父王四处征战,出生入死,岂为他人作嫁衣?心里面也不平衡,对大哥朱高煦也开始不那么

恭敬,甚至有些仇恨起来。

三子朱高燧本是一巧言令色之徒,这两年在王妃的呵斥下行为有所收敛,且发育良好,猛长近尺,在长相上最像燕王。

他与燕王府内侍副总管黄俨交好,而黄俨却是个阴毒的笑面虎,诡计百出,深知朱高燧心思的他一面要其在燕王夫妇面前乖巧奉承,一面要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诋毁二位兄长的机会。

他想借着朱高燧这颗大树来实现他飞黄腾达的美梦,故两人常常在一起密谋陷害世子朱高炽和朱高煦,妄想取而代之。

朝廷锦衣卫千户张安大张旗鼓地直入燕王府指名道姓的要世子朱高炽接旨,让世子大吃一惊,聪明非凡的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朝廷的阴谋。

他深知父王在外南征北战,自己留守大后方的责任重大,为自身的前途计,不由他不殚精竭虑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

他也明白父王不怎么喜爱于他,更知小弟朱高燧是什么货色,时时刻刻都在想找自己的麻烦,朝廷钦差又毫不掩饰地直入宣旨,定已被他知晓,不由陷入两难境地。

张安见朱高炽沉默不语,又催促道:“请世子跪听接旨。”

朱高炽仍没接话,接与不接?他想只要自己擅自作主,在父王和兄弟面前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事,而不接圣旨即算违抗皇命啊!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道士袁珙来了,朱高炽眼前一亮,忙迎了过去。两人一同来到僻静之处,世子知他是道衍大师的知交,也甚得父王的倚重,遂把这事和自己的忧虑说了出来。

袁珙是阴阳术数大家,早就相定朱高炽他年必主天下,事世子甚忠,沉吟片刻便附在他耳边说出个主意来,后道:“若此,可保无患。”

世子大喜。遂出来对早已等待不耐烦的张安道:“王府中事皆由我父王作主,请钦差大人到大名府燕军大营去宣读圣意。”

张安脸色大变,但没等他开口,就有几个王府护卫围了上来。

朱高炽又亲手修书一封言明这件事的真实情况,让四个本领高强的护卫“护送”钦差去大名府军营面见燕王。

且说朱高燧和黄俨时常注意着世子的一举一动,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构陷朱高炽的大好机会,于是抢先一步派心腹急驰燕王军中搬弄是非去了。

燕王长期领兵在外,当然时刻关注北平和王府的动向,对世子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搞好大后方,稳定大局还是有些难以放心。

在他看来前方战事的胜败固然重要,但若没一个巩固的后方作为支撑,是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前方的暂时不利还可设法扭转,一旦失去大本营则后果不堪设想。

看完朱高燧的密信后,燕王的眉头拧在一起,心里狂震不已,怕啥有啥!

幼子的密信虽有诬告的嫌疑,但绝非空穴来风,况且自己平常缺乏对长子的关爱,双方多少有些心照不喧的隔阂。至于世子是否真的背叛自己,他心里还是不愿相信,更不敢不信!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