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文三年十一月中旬,潇湘楼里大厅几十把太师椅全部坐满,厅前大院里还有一百多人在外站着,他们皆是一方江湖成名人士,或小帮小派的主持人,只是还没有进入大厅议事的资
格。
他们中就包括纪燕然丶萧烈丶秦通丶白彦山丶连秋生等人,可见这次来的江湖名人不在少数,两湖丶两河丶两山丶江西丶安徽丶云丶贵丶北平等均有声望颇隆的江湖豪客到场。
作为主人萧湘女居主位正坐,下面分左右各有二十把太师椅此时都有人危坐。
左首首坐是一白发高大老道,其道袍到身上的装饰用料考究,头上的道冠亦用名贵的乌金包表,可谓富贵道爷。
他俗姓卢名富,为现任衡山三清观的主持,亦是在江南武林享有盛誉几十载丶声名不在张三丰之下的乾道人之首徒,这次响应萧湘女的号召,带两名师弟及五十多位武艺高强的弟子下山助阵
,欲有所图;
他下边亦是一位威猛老者,蜀中的龙大先生在四川的声誉不下青城、峨嵋、南宫世家之下;
捱着他的则是一冷峻的五旬锦衣人,襄阳“铁旗堂”的堂主郭云峰在湖北武林是少数几个能压制住卫道夫的武林大豪,这次几乎倾堂而出,率三百多人前来助阵;
其后则是江南道上十几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个龙那个虎丶门丶堂丶帮丶盟的当家人,还有绿林人物,就不一一细表了。
但要说明的是这些人除龙大先生只身而来外,其它的皆带不少亲属子弟,算来不下三千之多,可谓声势浩大,为南方武林三十多年来最大的一次盛会。
那边江北武林的座位上首座,自然是少林寺现任掌门人近六旬外表祥和的镜贤主持了,少林寺自唐末时起从不缺席任何一次武林重大行动,意在维护北方武林的领袖地位。他这次不仅带
来了镜开丶镜修两位师弟,而且还有五十个武僧,欲弘扬佛法,除暴安良;
紧捱着镜贤大师的是身材瘦小名声却大的“山西大侠”杜闻仲,他三十岁时组建闻名关内外的“大风堂”距今已有二十三四年,乃山西江湖道上的一面旗帜,这次又是率人马最多的一个,近
四百名子弟兵到场;
往下是位年逾六旬的壮硕老者,南阳著名老拳师时重九,其门下弟子遍布数省,有名的急公好义之人,这次亲率二子及徒弟三十余人参加盛会;
而作为这次“屠龙”大会的发起人吴畏和陈良玉自然在座,吴畏的把兄弟除成英脱不开身外余者悉数到场并带来七十多个好手,加上陈良玉领来的六十多个燕赵勇士,亦有近一百四十多人;
余者皆是江湖名宿和小帮派之主,在这里也就不详加介绍了。
笔者需要说明的是,明朝初期之前,江湖上并未有“八大门派”之说,甚至那时的武当山也只是只有二十来间观宇的小全真道门,远未得到大家的公认。
直至明永乐年间明成祖在某个人的劝说下大修武当山道观,才确立它在道教及武林的位置,才有“南崇武当,北尊少林”之说。
至于金庸笔下的“武当七侠”在野史上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张三丰云游中在民间传技于宋远桥、俞莲舟、陈叔同,宋远桥、俞莲舟传张翠衫、俞岱岩,至于后来名扬天下的张松溪则在明中后
期才出现。
而道录司正一丘玄清在很多正史、传说中都有记载,为半人半仙的张三丰之亲传弟子。
待静下来后,铁旗堂堂主郭云峰站起向大家大声道:“这次来助威的江湖豪侠颇多,已不下五千之众,为方便统一号令,得选出一到二名盟主来啊。”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这时南方武林有人提议道:“衡山三清观徒众甚多,卢真人武功卓绝,声名远扬,应是盟主不二人选。”
立即得到南方武林的绝大多数和不少凑热闹的北方武林人士的认同,他们远道而来人家一亩三分地,不提前表个态也不行啊。
吴畏亦提议道:“湘妃之威望大江南北有谁不知?而少林寺近千年来都执武林牛耳,这两人亦应为人选。”自然也得到不少掌声。
见群豪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场面已有些喧闹,萧湘女站了起来,道:“我也有个提议,供大侠们参照。”
立时有人接口道:“在座的多是看在您的面子上,才不顾凶险而来此的,您的话就是最终的决定。”
很少敢出言反对,在南方武林中她的声望绝对超过所有在场的人的,连卢真人手下亦承认此点。
萧湘女扫了众人一眼后道:“盟主之位应有两人担当最为合适,本座以为卢真人和镜贤大师是最佳人选。”
没听她提自己,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出声。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从外向内传来:“盟主人选岂可儿戏?”
随着声音落地,三个道人走进厅来,一老年带两个青年。陈良玉认识其中一个,正是在洛阳严家与自己交过手的点苍剑士沈寒。
众人见那老道向大家行个道礼后道:“贫道点苍剑庐金松见过诸位大侠。”
作为此间主人,萧湘女还礼后问道:“点苍剑庐号称南天第一家,平素不闻侠踪,道长莫非亦为助拳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