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风接过丢来的物件,发现竟是一封书信。
书信的材质,让他心中一紧,因此这和当时卫老头儿死前手中攥紧的书信一角,同为一种叫做“六吉绵连”的材质,是只有皇室宗亲才能够用得上的珍贵纸张。
沈清风展开书信,读了起来。
书信的内容并不多,片刻后,沈清风皱起眉头,深吸一口气,吐出来一句:“太子要见我?”
萧弱情并没有搭话。
“你……什么时候,开始替太子做事了?”
萧弱情冷冰冰地答道:“关你何事?收拾收拾,可以启程了。”
沈清风却搬过厢房的椅子坐下,说道:“不好意思,我可不准备去见什么太子,我还债还来不及呢。辛苦你跑一趟了,要不这样,你回去就和太子说,京城路远,我不便前往罢。想必他堂堂太子,也不会和一个江湖小卒一般见识的。”
萧弱情冷笑一声,说道:“太子殿下早便猜到你会是这个反应了。他让我告诉你,不日将有诸多杀手,来取你性命,但只要来到京城,他可以护你周全。”
“替我多谢太子的好意。不过,我一个江湖小卒,命不值钱。”沈清风看向萧弱情,接着说道,“你应该清楚的,我这人没什么大志向,只想过我的太平日子。弱情,我也劝你一句,替太子做事可以,别陷得太深了,到时不好脱身。”
萧弱情没有理会沈清风的话,接着说道:“太子殿下还说了,只要你去京城见他,他可以告诉你,你这些年来苦苦追寻的,二十年前那晚的真相。”
沈清风一下站了起来。
太子府内。
太子和一位看着约莫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坐在湖心亭中。湖心亭正中的石桌上,摆着数道佳肴。
太子手中的筷子便没停过,一筷接着一筷,不时还转头和一旁的中年人说道:“先生,你尝尝这鱼,味道真是不错。”
一旁的中年人尽管答应着,但手上动筷却是不多。
正吃着,一名侍从走近跪下,禀报道:“殿下,人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了。接到他的是萧姑娘,另外派出去的四个人,也通知他们回来了。”
太子停下手中的筷子,挑了挑眉,说道:“萧姑娘么?我记得她好像……呵呵,缘分这东西可真是……”
一旁的中年人也接话道:“这一路上,多半有热闹可以看了。”
“先生,你确定不用我派人在路上暗中保护他?信王的人……可没那么好对付。”说着,太子夹起一块肉,往那中年人的碗里放去,“尝尝这红烧肉,趁热吃,冷了不好吃了。”
“多谢殿下。”那中年人感谢了一声,夹起碗里的肉,品尝起来。等肉完全咽下,才继续说道:“我相信这小子没问题的。进京的路也是殿下对他的考验,如果他这一路上出了意外……那只能说明他不值得为殿下所用。”
“先生这话说的……未免有些薄情了。常听先生说,沈清风是你四个弟子里最得意的那一个,我相信先生的眼光。”
那中年人举起筷子,夹起一块鱼肉,说道“一切便拭目以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