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和尚答应得倒是爽快,“就是喝酒也无妨。正好小簪子也饿了,该给他寻些食物了。“
沈清风看向诸葛慢慢,诸葛慢慢面无表情,只回了一个“好“字。
沈清风心下了然,看来他一碰到陌生人就不自在的毛病又犯了,诸葛慢慢的“一字禅“再现江湖。
去茶馆的路上,沈清风压低嗓音,轻声对诸葛慢慢说道:“懒鬼,你要不想去的话,不用勉强自己的。“
诸葛慢慢同样也低声回应道“我对他也挺感兴趣的。没事,我就喝茶不说话,我听你们聊。“
“那待会儿……茶水钱你能不能……“
“……好。“
一家名为“春风居“的茶馆。
这家茶馆自沈清风记事起,便一直开在京城里了。
此时已近申时,因此茶馆里的人并不算多,不过一个抱着婴儿的和尚,还是引得茶馆里的人纷纷侧目。
三人找了一个角落的桌子坐了下来,点了一壶茶水。忘川和尚还点了一杯牛奶,给小簪子喝。
而二壮也驾着马车,跟了上来。庄老他们三人便候在茶馆外。
“忘川师父,你方才说了什么,让国正寺的师父们这般失态?“沈清风开门见山地问道。
而忘川和尚没有直接回答沈清风的问题,反而对着他问道:“沈施主,你觉得世人信佛,僧人修佛是为了什么?“
“为了内心的平静?“
忘川和尚抬头看了一眼沈清风,说道:“没想到沈施主一个江湖中人,竟看得颇为透彻。可事实上,如今世间的信佛之人,基本都是为了求升官发财,求荣华富贵,好一些的也是求平安,求健康。这算什么?用香火以期换来所求之物,和佛祖做交易吗?即便求的是“平安”,“健康”之类的在我看来亦是如此。如果所求之物没有应验,他们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佛祖不开眼。金刚经云,若以色显我,以音声求我,如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由贪念而起,以贪念而终,这样的行径,何其可笑。“
沈清风和诸葛慢慢听着忘川和尚的话,陷入了思考。
忘川和尚接着说道:“如今的不少佛门中人,也是一样的,在我看来已失了修佛的本心。我们七情寺,主张‘尊佛修佛不困佛’,只要在内心向善,尊崇佛祖,心中潜修佛法的前提下,行事便可百无禁忌,不必受困于佛门戒律。我明白这样的主张对于大多数同道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我也不指望他们能够理解。可是,如今我云游天下遇见的僧人,大多都拘泥于无用的戒律中,为了守规而去守规,视戒律如洪水猛兽,早已忘了遵守这些规律的目的是什么了。我认为,世人信佛,僧人修佛,就像沈施主方才说的那样,便该是为了个人追求内心的平静,行事皆以一颗慈悲之心,能够做到‘放下’,能够做到‘自在’。世间从不存在什么‘保佑’,也不存在什么‘诅咒’,有的只是‘因果’。若求善果,便行善事,方为正道。“
沈清风和诸葛慢慢听着,竟觉得有几分道理,内心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和冲击。
沈清风张口想要辩论些什么,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店小二将牛奶端了上来,忘川和尚接过牛奶,很熟练地喂给怀里的小簪子喝。
而就在此时,一场大变故,在京城里发生了。
砰———
只听一声巨响,在城中炸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