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分,天色还很亮,两人走在河边,心情无比舒畅。尤其在忙碌了一天之后,能在夕阳中漫步,更觉惬意。
“灰屋绍由——好熟的名字呀!”武藏说道。
两人悠闲地踱着步,光悦答道:“您也听说过?他在连歌(12)界也颇有名气,属于绍巴派,同时又自创一格。”
“哦!原来他是连歌诗人呀!”
“不过,他并不像绍巴、贞德那样靠连歌为生——他和我的出身相似,都是京都的老手艺人。”
“灰屋是他的姓氏吗?”
“是商号名。”
“做什么生意?”
“是卖灰的。”
“卖灰——什么样的灰?”
“就是刷房、染布所用的灰,也叫作染灰。他的染灰遍销全国,生意做得很大。”
“哦!原来是调制灰浆所用的原料呀!”
“这个行当利润丰厚,所以在室町初期由将军直接管理,并设有染灰奉行一职。中期时,它逐渐变成民营。据说当时在京都,只允许三家染灰批发商存在,其中一家就是灰屋绍由的祖上——可是,传到绍由这一代,他已不再热衷家业,只想一心在堀河安享晚年。”
说着,光悦指着对面说道:“看到了吗?那栋门庭雅致的房子就是灰屋先生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