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场或空地,遥看那里的万家灯火,也不失为一种情趣。”
“真是不可思议。”
“以前,烟花巷多分布于二条,由于离皇城太近,每到半夜那些民歌、俚曲之音就会传到皇家的花园里。因此,所司代(14)板仓伊贺守胜重(15)大人便将它迁至此处——不到三年工夫,这里就变成了繁华街巷,而且还会进一步扩大面积呢!”
“如此说来,三年前还没有这条街?”
“是的。那时每到夜晚,到处都是黑漆漆一片,人们只能暗自哀叹战争留下的伤痕……可是现在,所有的流行元素都源于这条街,说得夸张些,这里甚至孕育出一种独有的文化……”
光悦本要继续说下去,可突然侧耳听着远处的声音——
“您也听到了吧……那是花街的弦乐之声。”
“哦!听到了。”
“那些乐曲都是用琉球的三味线(16)演奏的,有的歌谣还是以三味线曲为基础创作而成的,还有些曲子经改编后形成了所谓的隆达调(17)。由此可知,所有流行乐曲都源自烟花之地。这些曲子在妓院广为传唱,之后又普及到市井。所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城市与烟花巷有着极深的渊源。虽然花街与普通市井生活相距甚远,但不能因此说那是一处污秽不堪的地方。”
此时,轿子突然转弯,武藏与光悦的对话不得不中断。
二条的花街叫作柳町,六条的花街也叫柳町。不知何时,“花街柳巷”俨然成了青楼妓院的代名词。街道两边的柳树上,点缀着数不清的彩灯,不断映入武藏的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