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庵”指的便是上杉谦信。书的内容乃是上杉谦信为了教育家臣,亲手所写的平日修身养性的心得。
通过阅读这本书,武藏了解到上杉谦信的日常生活,还了解到越后地区在那个时代的富国强兵之路——但在当时,武藏还没有将此认识上升到武士道的高度。
今日听到石母田外记的一番表述,武藏觉得伊达政宗公应该是一位不差于上杉谦信的大人物。同时还认识到,伊达藩在这乱世之中,已经不知不觉孕育出不屈服于幕府权势的“武士道精神”,并且所有武士都相互扶持,士气高涨,这一点从石母田外记身上也可以清楚看到。
“哎呀!你看我这嘚啵嘚啵的,一说开头就没完了!……武藏先生,要不要去我们仙台玩玩。我家主人喜欢结交四海宾朋,只要对方有‘武士道精神’,不论是浪人,还是什么,我家主人都会热情接待。再说,你不是还有我的引荐嘛——怎么样?去我们那儿转转吧!这样我们也可以同路!”
侍女将饭菜撤下,外记热情地邀请武藏去仙台。武藏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我再考虑一下。”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武藏躺在榻榻米上,瞪着双眼,陷入沉思。
武藏一直在思索武士道的问题,他突然将武士道联想到自己的剑术上。对了,自己的剑不能仅仅停留在剑术的阶段,要创立自己的剑道。
无论如何,剑必立于道之上。上杉谦信和伊达政宗公等人所提倡的武士道,大多体现在军队纪律方面,而自己所要创立的剑道要更多地体现人的内心世界。自己要通过剑道,将现实中的小我与大自然相融合,和谐共处;与天地宇宙同呼吸,共命运,借此达到安身立命的境界。
武藏领悟之后,下定决心要尽己所能努力完成此誓愿,一心一意贯彻始终,将剑术提升到“剑道”的境界。
下定此决心之后,武藏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