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武藏全传(全集)-三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1 / 1)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尽管如此,时势是很可怕的。像忠利这样的人,若在战场上可能会要求家臣殉死,在平时理当不会做此要求,但他不能不答允殉死,主要可能是受当时武家道德所制。

当时,除长十郎之外,忠利还允许十七人殉死。森鸥外(16)在所著《阿部一族》中论述忠利的心境,说:

忠利内心觉得让这些人跟自己一起死,很是残忍。他实在想留下许多人才给儿子光尚。但他所以答应他们,乃势非得已。

忠利相信,自己亲切用过的这些人全是不会爱惜生命的人,所以也知道他们不会以殉死为苦。

不顾他们的这种心境,而不允许殉死,让他们在自己死后继续活下去,藩里的人会认为他们是“当死而不死的忘恩负义者!懦夫!”而加排斥,耻与为伍。如果仅只如此,他们也许还会忍辱偷生,等待奉献生命给光尚的时候来临。不过,如果有人不知不觉地说前代的主公怎会用了这些忘恩负义的懦夫,他们将多么懊悔。这是断然难以忍受的。

这么一想,忠利只好说“可以”。于是,忠利一面感受与病痛俱增的苦闷,一面说“可以”了。

鸥外的此一观察大可同意。如此思考,如此行动,是当时的道义。

不只日本,就是在埃及等地,古代人似乎都相信,死后的生活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以生前的同一方式予以重现,所以身边从者殉死后,与君主身边的用具一起埋葬在同一墓地里。

佛教禁止殉死,但日本人的思想已残存着这种佛教传入以前的想法,并跟武家道德结合,到德川初期,已成理所当然,而且风行于世。

于是,忠利在阿千夫人、世子光尚及近亲、重臣、近侍等环视下,于三月十七日申时(下午四时)毫无痛苦地逝去。行年五十六岁。

这时,阿千夫人四十五岁,父亲三斋七十九岁,世子光尚二十三岁,武藏五十八岁。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