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十八个家臣随忠利之后而殉死。其中十七人直接获忠利准许,只有田中意德一人事后向家老申请,得其许可而切腹。
然而,此外还有一个切腹自尽的老臣,即阿部弥一右卫门。他幼名猪之助,老早就出仕忠利为近臣,食禄一千五百石,家门繁昌,岛原之役,五子中有三子因军功而获新食邑两百石。
因而,藩里一般都认为弥一右卫门应最先殉死。本人每次上朝彻夜看护忠利疾病时都向忠利请求殉死。
但忠利无论如何不肯答应。
“你有此心愿,我深感满足,但我希望你活着为光尚做事。”
每次请求,忠利总是这么回答。
弥一右卫门是个耿直勤勉的武士,所负职责未尝有过错失。但是,这种精明坚实,却反而触怒了忠利,忠利事事都想与之倒置违抗。
这是相当久远以前的事,当时弥一右卫门还只是侍童,他对忠利说:“请用餐,好吗?”
忠利回答:“还不饿。”
但不久之后,另一侍童请忠利用餐,忠利则说:“好,拿来。”
虽然如此,弥一右卫门依然勤奋不已,毫无不悦之色。不过,忠利也无意把他调离。
主从之间就这样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对一向体谅人而又聪慧的忠利来说,这的确是很少见的情形。但既是人,那也就无可奈何了。
不过,这并不是忠利个人如此,家臣一般都不喜欢弥一右卫门的为人。理由相同,精明能干,毫无可疵议的错失。
在一直无法获得殉死许可的过程中,最后的日子到了。
弥一右卫门已到拼命的阶段。他依偎着忠利,声泪俱下地请求道:“主上,弥一右卫门以前未请愿过一次,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请求啊!”
忠利仍然跟以前一样,断然说道:“不许,好好为光尚做事。”
最后还是不许弥一右卫门殉死,旋即咽气。
弥一右卫门真是进退维谷。
“如此活下去,何颜见人?在被讥笑为死不得其所的状况下切腹好呢?还是脱藩为浪人离开熊本好呢?”
现在他只有这两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