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双颊泛红,两眼清澄辉耀。
“嗯。”武藏表情顿然明朗。
武藏并未具体教导孙之丞在类似这次事件中所处之道。武藏所教的是任何事情都要自主思考,自主行动,对其结果,无论善恶,均须自行负责,武藏自己亦如是为之。独行道中所谓“吾处事不悔”的信念,即源于此。
就这次事件而言,在解决方案上,尾藤金那丰厚的人情使武藏感受到近乎艳羡的魅力,但他自己却不流于情,甚至不能流之于情,最后只凄凉地期待孙之丞自承责任,但也不能强迫。武藏夹在情与信念之间,默默忍受痛苦,观其变化。
寺尾一家人,以父亲新太郎为首,信行及阿松也都亲身体验过武藏的此一信念。孙之丞不仅直接受武藏感化,而且自幼即受父兄和姑姑的熏陶。
因而,孙之丞本人不待言,新太郎和信行、阿松及新太郎妻子,自初即决定:“切腹……”
“让他切腹……”
这种决意并未因尾藤金拼命奔走以求和平解决的方案而消失。不过,大家都很快乐,因为在尾藤金情爱的蕴涵下,那冷严的决心已变得温暖而辉润。
尤其当事人孙之丞在最后时刻将来临时,在培育自己的师傅面前,能够在尾藤金深邃的目光守护下就死,想来心里也觉得欣慰无比。
武藏默默颔首道:“孙之丞,这决心下得好。这样才是真正的武士、武藏的门人,次于信行,领会吾二天一流奥义的人。”
称扬孙之丞以后,他又对众人说:“寄之先来找我,就像新太郎所察觉的一样,目的在孙之丞被提诉为罪犯之前,先行自决,以维护武士的身份。此外,殿下也下达难能可贵的秘谕。”
“啊,殿下下了秘谕?”
众人皆肃然端坐。
“殿下下谕说,如果孙之丞的罪状未决定前,像武士般就死,将恢复孙之丞父亲金弥的臣籍,以待日后重振家名。这也是寺尾家长年忠诚服勤的结果。这次尾藤先生的尽力,殿下也有所知。”
尾藤金及众人皆双手俯伏,似有无上希望……
于是,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孙之丞,就在视为己子,慈爱有加的新太郎夫妇、阿松、兄弟信行、师傅武藏、尾藤金右卫门的守护下切腹而亡。
对外公开是病死。检验官原田岩见以吊问使名义来访,为其壮烈的死感叹不已,并将详情报告光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