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武非攻2:儒道公输-12.御前对答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2.御前对答(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朝阳初升之时,前往滕国国都的车队在泗水河畔停住脚步。渡口旁的船夫们纷纷被动员起来,操持着自家的船只小舟汇聚过来,将车马物件装船。墨翟一行人也趁着难得的休整时间下车透透气,一路的车门颠簸早已叫他们不堪忍受。

“泗水河南岸便是滕国都滕城,到了滕城便是到家了。”要骊身骑着高头大马,对着马下的墨翟自信一笑,“国君一早听闻了你们即将到来的消息,将在宫廷设下宴席款待诸位。”

“有劳了。”墨翟客气地点点头。要骊也微微点头以示回礼,旋即调转马头朝远处的渡口奔去,虎虎有生气的模样丝毫不像是女子之身。

“要骊姑娘还真是……”一旁的宁吾斟酌着用词,“女中豪杰。”

“早有耳闻,滕国国弱民贫,因此家家户户皆有尚武之气,纵使是女子也擅骑射。”公尚过也跟着点点头,“不过纵使是在滕国的女子中,要骊姑娘也是极为惹人注目的那一类。”

“我记得她还会弹奏古琴?”宁吾很有眼色地小声补充,语气在墨翟听起来与其说是补充不如说是强调。

“有所耳闻,据说一曲《君子于役》弹奏得令人潸然泪下,有礼乐名家之风貌。”公尚过正经地回答。一旁的墨翟心里听了却不由发笑——你们那是没有听过她不正经的《君子于役》,听过你就不会觉得潸然泪下了。

“如此说来,要骊姑娘果真是多才多艺。”最终宁吾与公尚过达成了一致意见,接着同时将目光投在墨翟身上:“配咱们的墨子似乎正合适。”

“咳咳……”墨翟一口气没顺上来,险些剧烈咳嗽起来。他方才还在疑惑宁吾与公尚过二人一唱一和是在搞什么名堂,结果原来是为最后的结论做铺垫。

“这种玩笑就不要开了。”墨翟无奈苦笑道,“我们千里迢迢前来投奔滕国,本就是寄人篱下,怎么可以再对一国公主失礼?”

公尚过倒是收放自如,闻言很快收起了戏谑的姿态,满脸严肃地向墨翟谢罪。一旁的宁吾却是颇感不以为然,嘴上只是低声嘀咕着:“事实本来就是如此嘛,那要骊姑娘才学胆识皆不在墨子之下,而且这一路上我见那要骊姑娘对墨子也……”

“宁吾!”墨翟连忙打断他,生怕他又要做什么惊人之语——身后的一众墨家弟子一个个都伸长了耳朵听着呢。

“好了好了,我知错了……”宁吾咧嘴一笑,非常明智地结束了话题。

船队很快召集完毕,船工和民夫们手脚麻利地将车马中的物件搬上船只,众人也随之登船。船队缓缓驶过镜面一般平静的河面,滕国国都滕城的城墙渐渐在天边浮现。

一路上,墨翟所见沿途官吏及民夫皆面带忧心之色,彼此间的言语交谈甚少,每个人皆是心事重重的模样,像是入冬一来天边挥之不去的阴云。

待到船队由水门驶入城池,山雨欲来的阴沉之色越加明显。街边尽是面有菜色的难民,面如死灰的妇孺呆滞地坐在路边,孩童的号哭之声不绝于耳。而自从船队踏上泗水南岸,要骊脸上的笑容和轻松之色也不见了踪影。

“去岁滕国遭遇了大旱,农田欠收,国库储备的粮食不够救济所有灾民,一个冬天下来,不知道有多少无辜之民冻死路边。”要骊轻声叹道。

“仅仅是如此么?”墨翟轻声道。仅仅是天灾,墨翟认为不足以让目之所及处的所有人都是一副绝望的神色。

“不仅是天灾,还有人祸。”要骊凄凉地笑了笑,“一会面见国君后,他会再与你说起这件事的。”

众人穿过人来人往的外城,朝着内廷的方向赶去。滕国毕竟国弱民困,即使是都城,其繁华程度也远远无法与商丘、曲阜相比较。但随着众人的脚步渐渐靠近王城区域,周遭衣衫褴褛的灾民数量也渐渐减少,道路两侧的街道上也出现了高悬的灯笼和游走的商贩,为冬日中死气沉沉的街头巷尾增添了几分新年的气息。

国君及一众大臣早已在宫廷之中等候多时,待墨翟一行人随着指引来到大殿时,宴席已经摆开。宴席上的菜色十分简单朴素,但这并没有令墨翟等人感到冒犯,反而对滕国国君体恤国力的作风生出了几分认可。

滕国地处齐鲁之地边缘,北接鲁国,南连宋国,自初代国君起便是姬姓子弟,是货真价实的王室旁支。周王朝开国之时,天子将本姓诸侯分封在中原繁华富饶之地,本意是为照顾自家子弟,谁能料想,数百年之后,反而是那些昔日分封在边缘蛮荒之地的诸侯一个个强盛起来,那些占据富饶之地的宗室旁支被飞速崛起的大国夹在中间动弹不得,更有甚者被吞并灭国,最终只能仰人鼻息而苟延残喘。想来这也并非周天子最初的本意,但数百年后的世事变幻也是初代君王们所不能预料的了。

与鲁国或宋国有所不同,这一代滕国国君并不昏庸暗弱,虽然也称不上是雄才伟略,但也颇有一番志向,不愿坐视先祖留下的土地被他国所侵占。奈何滕国自身的实力太过弱小,纵使国君有万般改革图新之意,却也无力从根本上扭转国家颓败的趋势。

宴席之初,墨翟与国君做了一番简短的交流,在心底对国君立刻有了模糊的评价。国君身形伟岸,双目炯炯有神,目中之光锐利如剑,发声雄浑有力,提出的问题也总能精准地切中要害。若是生在大国之中,未必不能开创一番留名青史的功绩。

这一第一印象也略微打消了墨翟一路上的忧虑,路上墨翟最大的担忧无疑是害怕滕国重走鲁国的老路——国君胸无大志目光短浅。鲁国至少胜在国力勉强够得上雄厚,还能由着国君却折腾——反正他的身后还有三桓兜底。可若是滕国也照着鲁国的路子这么折腾一通,那便真的万事休矣了。

不过国君并未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墨翟身上,而是一直在与身边的大夫与将军们低声交谈,看上去神色凝重。而席间的其他大夫们则各自低声窃窃私语着,有的人眼神呆滞地看着大殿外灰蒙蒙的天空,有的人则一副思索的神色,更多的人则不断地将目光在墨翟与国君之间来回巡视,似乎是在观察今日宴会的真实目的。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