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子说:“道友修行上千年,无论如何都会有所成就,或许不全在法术而已。”广成子点头:“仙翁所言不错。前二百年我重在修身,盼能延寿长生。活过了两百岁,身边了无牵挂,便想着静心悟道,透悉世间万物之理。修炼法术,只是近一百年的事。”
白鹤童子插话道:“那时间也不算短了。我如今两百岁,修行也不过一百多年,便可日常幻化,陪师父遨游三山五岳。”广成子说:“我方才见识了,不愧为仙翁的高徒。”白鹤童子说:“我这根本不算什么。师父说我根基尚浅,只是学到皮毛。”
南极子问:“不知道友用何修行之法?”广成子说:“年少时偶然得到几片竹简,上面记有文字,像是修仙悟道之法,我便来此隐居,慢慢参悟。后来也与赤松子道友分享心得,彼此促进,才有今日光景。”南极子惊讶道:“从竹简看到的?道友能否念几句听听?”
广成子便如实诵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白鹤童子接着背道:“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广成子惊讶地看着他:“小道兄也看过那些竹简?”白鹤童子说:“这是我们玉虚宫最基础的入门口诀。我早就会背。”广成子更加惊讶。南极子微笑道:“道友不必惊讶。这确是我玉虚宫的入门修行口诀。”
广成子忙作揖行礼:“原来是玉虚宫妙法。我真不知,望乞恕罪。”南极子说:“请道友把竹简拿来,让我一看便知。”
广成子遂从洞中取出珍藏的竹简,因为年深日久,已经有些变形。南极子看了看,说:“这是我大师伯抄写的《黄庭养生篇》草稿,不知为何遗落人间。道友所见不全,这些只是修养身心的口诀,与道术法力无关,因此你修炼遇到瓶颈。”
广成子问:“仙翁能否教我?”南极子说:“道友得见《黄庭》书简,潜心修炼多年,也算与我教有缘。我修行也不过两三千年,只怕不能教你。你若愿意,可来昆仑山拜见我教师尊,看师尊是否收你。”广成子惊讶道:“仙翁上面还有师尊?”南极子说:“当然。我乃玉虚宫元始天尊座下弟子。”“玉虚宫,元始天尊。”广成子默默记下。
南极子说:“师尊在昆仑山麒麟崖建玉虚宫,开创阐教,如今正招收弟子,拣选门徒。”广成子欣喜道:“太好了!我即刻启程,随仙翁去拜见天尊!”南极子起身说道:“师尊收徒规矩甚严,这些年被拒之门外的少说也有八九百个。道友不必急着决定,认真想过,再说要不要去,免得白跑一趟。”广成子还在发呆,南极子已经带着白鹤童子升上云头,飘然而去。
广成子伫立良久,下定决心:“我明日就启程,去昆仑山拜见原始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