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凉州。
凉州城最近发生了两起大的盗窃案:城南富商赵四海最喜欢的宝贝鎏金双耳瓶于一天夜里被盗;一天后,与赵四海仅相隔两条街的和顺祥老板吴老顺宅子里最名贵的玛瑙凤首杯也被盗走。
赵四海和吴老顺都是凉州城的名流,所失之物也都是至宝,所以案子一发生,立刻惊动了整个凉州城。
接到报案后,官府立刻派人前往调查,调查的结果也很快公布于世:盗窃者为江湖大盗傅轻鸿。
因为在盗窃案发生的前一天,失窃者的家中都会收到一根红色羽毛,案子发生后,失窃现场的墙面上也会留有“鸿”字——傅轻鸿的“鸿”。
官府马上紧锣密鼓地派人到处缉拿傅轻鸿,但是对于这名江湖上最赫赫有名的大盗,即便朝廷刑部烈鹰堂的人都无能为力,不要说地方官府。
他们除了四处派人缉查和到处张贴告示,告诫城中居民,加强防护,小心被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然而一天后,凉州首富周大龙也收到那根被涂成红色的羽毛,周大龙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这个智盗所盗窃的东西必然是失窃者家中最名贵最值钱的宝物,而几乎所有凉州人都知道,周大龙的藏宝中最名贵的便是那座青玉菩萨。
怎样才能保住青玉菩萨不被盗走,周大龙为此伤透了脑筋。
这个傅轻鸿盗技通神,要防是防不住的,吴老顺曾邀请五位江湖名流来保护他的宝物,但仍然被盗。
既然防不住,那只有想办法在对方动手之前,把宝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只要青玉菩萨不被盗走,其他的财物周大龙也不放在心上。
红色羽毛是傍晚时分送来的,按照赵四海和吴老顺家中被盗的时间,行窃者会在羽毛送来后的第二天晚上再动手。
这个盗者似乎有意给被窃者一天的准备时间,然后再采取行动,这样才能显示他那天下无双的盗技。
周大龙决定便利用这一夜一天的时间,将宝物转移走。
转移的目标是离这儿一百五十里的永昌,那儿有他的一个表弟,名叫陶猛。
陶猛自幼练武,身手非凡,现在也是甘凉武林中的名人,他的手下有二十余名弟子,也都练就一身过硬的本事。
如果存放在他的武馆里,有陶猛和他的弟子们的保护,一定可以保住宝物的安然无恙。
因为晚上赶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周大龙打算让送宝人明早出发,这样宝物下午就能到达永昌。
他选择了府中护卫首领曹涉为送宝人。
曹涉身手敏捷,周大龙再做一番虚虚实实的安排,他相信曹涉一定能安全的将宝物送达到。
虽说在前两次窃案中,傅轻鸿没有在送羽毛的当晚动手,但那天晚上周大龙仍是不敢掉以轻心,他把能找来的凉州武林高手全都找来,又安排所有庄丁守护了一夜,所幸这一夜安然无恙。
第二天一早,曹涉在四大高手的陪同下,手中拎着一个皮箱,向城南走去。
曹涉三十来岁,中等身材,体态矫健,他头戴斗笠,身穿灰衣,斗笠下是一张冷峻的脸孔,时而闪现的目光锐利而凶恶,一看便知是那么种人狠话不多的硬角色。
他低着头,闷声不响地走在四大护卫的中间,旁人只能看到他那紧闭的嘴角和瘦削如刀的下巴。
沿着大街走了约有半炷香的时间,一行人拐进了旁边的一家绸缎行。
那店是周大龙麾下的,五人入店后没过多久,便见一头带斗笠,手拎皮箱的灰衣人走了出来,正是曹涉的打扮。
只是那人笠沿压得更低,遮住了整张脸。
他跨上了一伙计牵来的白马,打马直接向城南而去。
那人走后不久,又有一人从店内走出,同样是曹涉的打扮,斗笠灰衣,手拎皮箱。
他出门后,骑上一匹黑马,南行至岔道,转而向西而去。
就在第二个曹涉离去不久,从绸缎行的后门也走出一人,这人同样是斗笠灰衣,拎着皮箱。
他跨上一匹马,穿过巷子,却是向东而驰。
这样就先后有三个曹涉离开了绸缎行,分别奔向南西东三个不同的方向,如果有人跟踪到达这儿,恐怕也无法分辨哪一个才是真正的
曹涉。如果说前面两人是有意虚晃两枪,那么第三个从绸缎行后门出来的人则应是真正的曹涉,然而实际上真正的曹涉却是第二个走出去的人。
曹涉打马向西,没过多久,来到一家瓷器行停了下来,下马将缰绳交给早已候在那里的伙计,拎着皮箱,走进了瓷器行。
又过了不长时间,一人从瓷器行走了出来,正是曹涉的打扮。
只见他提着箱子跳入门外的一辆马车,车夫扬鞭催马,马车竟然顺着来路驶回。
紧接着又一个曹涉出来,上了另一辆马车,马车则向相反的方向而去。
这两个曹涉离开后,再没有第三人出来,守在门外的伙计也回到了店内,瓷器行又恢复了往常的情景。
相邻瓷器行的是一家药铺,没过多久,走出一个身穿青色袍子、额下留有胡须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