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灵兽肉下肚,杨业目光扫过餐厅内的众多武道学员,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果不是自己的武道修炼到了第二境界大成,自己都想留在这里,天天敞开了吃了。
等大汉科考开始的时候,那些武道学子,怕是都能把自己的饭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次的大汉科考,对于一般的武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机会。
根据杨业的观察,这些武道学生虽然不敢说全部都能达到天人境,但至少也能达到第三境界以上。
杨业慢条斯理地吃着自己面前的食物,心里有些遗憾。
若是早知这大汉神庭饭菜如此丰盛,他何必如此急切地耗费阅读点去冲击武道境界?
这可真是亏大了!
正当杨业暗自感叹的时候,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杨业抬眼望去,却见一位文质彬彬的老者,一脸笑意地走了过来。
这位老人,他竟然认识。
吕静斋,静斋先生,之前芙蓉园讲课的那位。
“杨少爷,我能不能坐这?”
吕静斋看着抬起头来的杨业,一只手托着盘子,另一只手抚着胡子,笑眯眯的说道。
杨业心里暗暗叫苦,却没有起身,只是微笑着说道:“能与静斋阁下同一张桌子,是杨某的荣幸。”
静斋看到杨业的举动,眉头一皱。
因为在他看来,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不讲礼了。
我堂堂大儒,能和你一个书生同桌而食,是你的荣幸。
你怎么能站着不动呢?
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适合当儒生。
吕静斋作为孔孟传人,一向以“仁义”为己任,对于杨业的态度,他很是不满。
不过吕静斋很快就回过神来,笑着道:“多谢。”
仿佛之前的不悦只是一种幻觉。
杨业闻言,一言不发,继续埋头吃饭。
倒不是杨业不客气,实在是没有太多话可说。
他不可能因为对方是个大儒,就去讨好对方。
说得直白一点,这艘飞舟上,一共有三十六人,其中武者只有二十人。
剩下的十六人,都是大儒,或者是杂学大师。
就连那二十个武者,最低也是宗师级别。
更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天人级别的存在。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要比吕静斋更强。
说白了,这位青州大儒,在这次的科考之中,只能算是倒数第一。
若不是年纪还算可以,资历也够,恐怕也不会被姚浔儿看中。
在这洪荒之中,强者为尊。
杨业的儒家思想,讲究的就是实力。
另外,对于吕静斋所宣扬的儒道,杨业也是极为反感的。
认为什么“仁义治国”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难道你要他尊重吕静斋这种四处传播腐儒学说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