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中,虽然有无数生灵踏上了文道之路,但真正能走到这一步的,却是寥寥无几。
甚至连文道大罗都没有。
要跨越文道长河,唯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依仗自己对文道的理解,以自己对文道的理解为推动力,逆推而行。
第二种,就是借助洪荒天地间的文道之力,凝聚浩瀚的文道之力前行。
而不管是哪一个,都没有那么容易。
由此可见,在上古时代,想要成道有多难。
杨业想起文道长河中,那一位位圣人的身影,不禁感叹,想要证道,是何等的困难。
不过,文道虽然艰难,但总比没有成型的道路要好。
杨业叹了口气,一挥手,将桌上和书架上的一张张纸全部收了起来。
这是他的文道之路,也是他的根基所在。
用来炼制道器,对杨业来说,再合适不过。
杨业立即查看了一下自己的系统界面。
纵然已经过了三十六年,杨业的数据变化也不是很大。
最重要的是,儒道境界从第二境界圆满,一跃成为天人境界。
只差一步,就能踏入圣人之境。
实际上,如果不是在大汉元神界中,杨业现在的心境,已经可以感应到天地间的规则,受到规则的洗涤,从而突破儒门圣人之境了。
就能成为真正的仙人。
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底蕴,贸然突破,也是有可能在渡劫过程中陨落的。
而他的炼体境、练气境都只是第二境界,距离天人大圆满还差的远。
杨业的身体,依旧处于沧源界,所以他无法修炼武道。
因此,杨业也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目光落在了“神通”那一栏上。
在他的系统界面中,有了一个新的本命神通。
格物致知!
杨业儒道之说,亦以此为根据。
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求事物的规律,以求得智慧。
也可以说,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
一旦施展此术,可以窥视到任何东西的来历。
打个比方,杨业若是用这门神通去观察一块岩石,便可以知道岩石的颗粒与构造。
当然,这只是格物致知的入门级。
这样杨业就可以通过观察石块的微观结构,从而得到人造石块的制作方法。
杨业可以用这门功法,来分析生命和创造的奥妙。
同理,若是用一块石头来代替一条道,或者是一片天地呢?
那杨业岂不是可以得到造化之术?
不过,想要做到对这个世界的分析,必须要对这个神通有很深的理解。
但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它的强大。
杨业在明白了格物致知的功效之后,立刻就按捺不住,施展出格物致知,凝视着面前的世界。
“一边是虚幻,一边是现实!”
一股莫名的讯息,在杨业的脑海中响起,让他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大概情况。
可能是杨业对格物致知的领悟还不够深,所以,他只能看到这样的一段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