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反对他的人全部铲除掉。
甚至,还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他只需要将这些事,交给稷下学宫的夫子,还有那些投降的弟子就可以了。
这一刻,整个地仙界,所有的道统都彻底臣服于武曌。
至于那些反对的人?
杨业身边的鹿九仙子,那可是金仙啊。
谁敢捋她的老虎须?
如此一来,杨业成为稷下学宫的掌舵人,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将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了武曌安排的人,以及第一个投降的夫子。
他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当一个甩手掌柜就行了。
毕竟,他加入稷下学宫,可不是冲着什么名利和权力去的。
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要将自己的格物论推广出去。
当然,还有稷下学宫的三亿八千万本书籍。
这些书籍对他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其余的一切,都是浮云,不足挂齿!
一场轰轰烈烈的稷下学宫论道,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以戏剧性的转折而告终。
当然,这场比试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整个神洲,仿佛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大海。
表面平静,但暗潮涌动。
不过,这些都和杨业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稷下学宫的情况,确定了学宫未来的发展方向,便不再过问其他事情,而是沉浸在那三亿八千万本典籍中无法自拔。
而且,他将稷下学宫,搬到了长安城中。
如此一来,稷下学宫算是完全站在了武周这一边。
稷下学宫也成为了武曌钦点的武周最好的学府,地位甚至比国子监还要高。
杨业随意吩咐了一句,让稷下学宫的人配合武周王朝,做好改革,然后就一头扎进了稷下学宫的知识海洋中。
书山学海,这是稷下学宫的一处奇特之地。
据说,在这座书山之中,记载了历代儒门圣人的道统。
只要踏足这里,就可以越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儒门中的诸子百家坐而论道。
世间多少读书人,终其一生努力,就是想进去一睹先贤风采。
但是进去之后,能不能得到好处,就看自己的实力和心性了。
如果你承受不了,你就会从书山上掉下来,你就会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
那么,就会受到儒家圣人们的观点和看法的影响。
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对日后的修炼,却是极大的阻碍。
所以,这不仅是一次机会,更是一次历练。
不过,这一切都难不倒杨业。
他的“格物论”,虽然并不是完美无缺,但也算是打好了基础。
除非那些圣人留下的理论,完美无缺,远超他的“格物论”。
若非如此,杨业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相反,他在书山学海之中,翻阅了无数的典籍。
在这里,他可以完美的领悟到儒家先贤的真谛。
所以,杨业在其中并没有什么危险,反而一脸享受。
要知道,这座书山中的典籍、笔记、书法、铭文、诗词,都是由稷下学宫历代圣人亲自抄录而成。
字里行间,都带着自己的想法。
看一眼,就能抵得上外面的上千本书。
而像这种文章,在书山之中,何止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