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建成知道自己的功劳不如李世民,便与他的兄长齐王李元吉勾结在一起,想要除掉太宗。
“太宗李世民,为保全自身,于玄武门造反,不但亲自将李建成射死,还逼得唐高祖李渊被迫退位,改元为贞观!”
‘贞观三年,李唐内乱,突厥铁骑冲进了关内,劫掠三十万里,最后兵临城下,兵临城下,直逼长安城。’
“太宗和颉利可汗在渭水对峙,愤怒的指责颉利和突利二可汗背信弃义,以一己之力,击溃了突厥人的百万雄师,力挽狂澜,挽救了整个华夏。”
杨业轻描淡写地说着,将太宗的英勇行为,一一说了出来。
这是真实的历史,杨业一个字都没有动过手脚。
说到这里,他又忍不住道:“另外,你还可以将唐太宗与突厥人的协议公之于众,让他们知道,突厥人是如何背叛的。”
是的,杨业可以向天道起誓,他这么说,只是想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颉利可汗是如何背叛的。
他可不会嘲笑唐太宗是掏空了自己的国库,才逼得突厥人撤退的。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李世民是一位伟大的帝王。
他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大唐。
至于留给后世的祸患,留给当代人的祸患?
这可不是他的本意。
不管是突厥,还是吐蕃,都不能怪到李世民头上。
李唐灭掉的不过是一些西部的小国家而已。
在西域,他不知道灭了多少个国家,就连本就奄奄一息的吐谷浑,也被他给灭了。
这些地方,都是大唐无法掌控的,后来被吐蕃和西突厥瓜分的地方。
所以,李唐的军队,不但被西域的子民所憎恨,而且还被吐蕃他们培养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导致李唐帝国与西突厥汗国、吐蕃国接壤,不断的发生冲突。
这一点,就跟杨业的前世,龙国与西欧国家之间,隔着中东的几个小国,还算相安无事。
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就是将中东地区的小国全部扫**一空,然后将领土让给了西欧。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大国相邻,不发生冲突才是怪事。
在历史上,就是吐蕃的强盛,直接造成了大唐覆灭,从而引发了五代十国时代的混乱。
杨业认为,有必要对前唐太宗李世民大加赞赏,因为他已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否则,他又怎么配得上“千古一帝”,“明君圣主”的名头?
杨业说到这里,目光扫过陆崇灵与上官婉儿,后者则是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杨业淡淡道:“懂了吗?”
稷下学宫不是与李世民结盟,要为他正名?
所以,你就给我放肆地夸!
而李世民被“夸奖”之后,老百姓们又会是什么想法?
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陆崇灵顿时恍然大悟,笑着说道:“老夫自有分寸。”
陆崇灵明白了,抹黑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捧杀。
再加上,儒家修士最擅长的就是控制人心,对于凡人的心理,更是了如指掌。
稷下学宫和大周朝廷可以配合,稷下学宫负责夸赞李世民,大周朝廷负责揭穿李世民,并且将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对华夏子民造成了多大的伤害,都说得清清楚楚。
如此一来,唐太宗不但会被人摘下圣皇的帽子,还会被人从天上打下来,再也无法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