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虽有悔意,但也没有打算就此让步。
正如她所说,世家越是强大,就越是让她下定决心,要将这些世家连根拔起。
不然,她这皇位,怕是也坐不稳了。
“对,就该这样!”
杨业一听武曌的话,顿时点头,表示同意。
这个答案,正是他想要的。
若武曌就此认输,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武周王朝,都没有退路可言。
尤其是武周。
一旦他们做出了让步,那么下场就会非常凄惨。
非但之前的一切改革,都将付诸东流,就连他们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将一落千丈。
朝廷威严尽失。
再者说,哪怕朝廷让步,那些世家大族也不会交出自己的权力,只会变本加厉。
他们都知道,如果自己没有了权力,没有了号召力,那么,武周就会来找自己算账。
双方实际上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所以,当朝廷做出让步后,看似可以化解眼前的困境,实则不然。
相反,若能借此机会,将这些世家一网打尽,那就另当别论了。
虽是会使天下大乱,战祸再起,民不聊生。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
再过个二三十年,这场风波就会平息,百姓们也会慢慢休养生息。
只要武周不犯什么大错,就能聚集无数人的意志和气运,创造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后,以天下苍生的气运,缔造出武周的气运皇朝。
根据杨业的计算,大概要三十多年才能完成。
这一计划,虽然落后于原定计划的十年,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武曌看着点头的杨业,面色有些古怪。
她原本还想着,杨业会让自己先退一步再说。
杨业似乎知道武曌在想什么,淡淡道:“水无常势,兵无常形。”
“如今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依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谁先退,谁死!”
时至今日,武周王朝与各大世家的关系,可谓是水火不容。
就算退一步,也不是武周想要的结果。
那么,杨业的战术就不得不改变了。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武曌听了杨业的话,微微颔首,向他请教。
这才是她来到稷下学宫的真正原因。
杨业听了武曌的话,想了想,才缓缓道:“我觉得,我们应该用武力压制他们,让他们乖乖就范,但是不要赶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