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武曌听了刘伯全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要解决了粮食的问题,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无非就是谁当主帅,谁当副手,让他们分成多少个方向进攻。
当然,也不能完全依靠武将。
毕竟这一次大周出兵,并不是要打败吐蕃,而是是消灭。
吐蕃,以后就是大周的地盘了。
因此,武曌更要思考战争之后的治理政策。
“册封薛仁贵为大将军,统辖八十万大军,全权掌管这次西征之事。”
“册封薛丁山为大周征西前锋将军,王孝杰为副将军,两人各领五万大军。”
“封苏烈为大周西北军总帅,裴行俭、刘轨仁为左右将军。”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那些被点名的武将一个个站了出来,满脸喜色。
而那些没有被点名的武将,更是垂头丧气。
武曌在宣布了这一次征西之战的将领名单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选拔,选出了一些重要的文臣,让他们留在这里,帮助征西军在这一战之后,对吐蕃进行管理。
如此一来,这一次针对吐蕃的西征计划,就制定完毕了。
朝事告一段落,大周文武大臣纷纷散去。
杨业也不紧不慢的跟着杨真走出平西殿门。
只是,他刚走了没多远,耳边就传来了上官婉儿的声音。
“且慢!”
杨业转头一看,却是上官婉儿。
“国师,陛下传令,让你去后堂商议事情。”
杨业见上官婉儿一口一个“国师”地叫着,顿时有些无奈。
这两个字,乃是武曌亲口封。
但杨业自身并不愿意获得这个称呼。
杨业不止一次的说过,他没有资格成为大周国师,希望武曌能够改口。
不过,武曌并没有要收回圣旨的意思。
很显然,她是要借着国师之名,将杨业和武周绑在一起。
“噢,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杨业不由好奇地问着。
武曌现在不是应该与薛仁贵等人相谈甚欢吗?
“国师,皇帝没有明说,但是薛将军等人都在,我猜他们应该是来找你商量安西四镇和吐蕃的问题。”
上官婉儿听了杨业的问话,模棱两可的回答道。
杨业点了点头,对着杨真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了,改天我会带着若云去你那里做客的。”
“不碍事,你现在就过去,不要让陛下久等!”
杨真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说罢,他向上官婉儿微微颔首,径直离去。
杨真走后,上官婉儿带着杨业向平西殿内走去。
武曌,鹿九仙子,薛仁贵等人,都在平西殿的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