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沂中赶紧上前将信递了上去。
赵构颤抖着手,拆开信纸一看,竟只有一行小字。
“民意汹汹,百官皆言,要求为岳飞平反,你却无动于衷。你还知道羞耻二字吗?”
吴若兰探头出来,侧目也看到了这一行字,直惊得瞠目不知所对。
赵构叫道:“那人走了么?”
“回皇上,还不曾。”
赵构将信团成一团,扔进车里,随手扯了一副卷轴立马跳下车,快步向前赶去。
吴若兰并未劝阻,也下了车紧紧跟上。身后的皇子赵玮等人一见纷纷下马,与杨沂中追了上来。
赵构来到郭奕的马前止步。颤声道:“小奕,我已经立养子赵玮为皇太子,改名赵昚,不日就将禅位给他。”
赵构说着展开卷轴,念道:“皇太子圣贤仁孝,闻于天下,周知事故,久系民心,从今以后,一应军国事,并听嗣君处分。朕已淡泊为心,颐神养志,尚赖文武忠良,同德合谋,永安于治。”
郭奕立于马上,长出了一口气,轻轻一带缰绳,踅马回头,得得而去。
“如此大不敬!”一旁的宰相陈康伯大怒,“圣上——”说着向兵士一挥手。
军中兵将更是无不骇然,见宰相咆哮挥手,纷纷抽弓搭箭。
原来文臣武将皆不知立太子一事,乍听禅位一节,更是震恐,知道皇上定是受到了极大的胁迫。
杨沂中为保护赵构,离他最近,偷瞄了诏书一眼,只见上面空空****,哪有一个字,不禁愕然怔在当地。
只见吴皇后转过身厉声喝道:“你们干什么?放下弓箭!郭大侠曾经救过圣上三次。圣上允许他兄弟相称,见帝不拜。快快放下!”
兵士一见吴皇后此时泪流双颊,更是莫名其妙,纷纷放下弓箭。
赵构长出了一口气,转对众人道:“朕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藏,蔽自朕心,亟决大计。今立太子先。”
赵玮闻言赶紧跪地。“父皇万万不可。”
“休要啰嗦,回朝后,待拜过祖宗之后,就进行禅位之举。”赵构说罢快步回转轿中。
远去的郭奕将这一切言语尽皆收在耳中,‘也只能等到新皇继位,到时再做打算了。’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初十日,宋高宗赵构传位给了养子赵昚,自己则以太上皇的身份退居德寿宫中。
一个月后,赵昚以仰承太上皇旨意为名,下令追复岳飞的原官,为其平反,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
大理寺狱卒隗顺揭榜,告知岳飞的遗体,安葬于钱塘门外的九曲丛祠旁。于是孝宗命人将忠骨迁葬于西子湖边的栖霞岭下。
另有诏令:今岳飞、张宪子孙家属,令见拘管州军,并放令逐便。用中书门下省请也。
自此,诏令下达之后,岳飞的家属李娃等人很快回到了江州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