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册)-第九章 悬金市门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悬金市门(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乌应元放下心事,转向陶方道:“陶公你负责安排一下,我想把乌族的人逐步撤离秦境,那里确是最好的安居之所,我们以后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做人。”

三人又商量了些细节后,项少龙偕诸女和铁卫返咸阳去。

回城后,项少龙第一件事是入宫见小盘。

小盘见项少龙到,大喜过望,如常在书斋见他,坐下后,劈头便道:“廉颇丢官哩!”

虽说早在算中,项少龙仍涌起难过的感觉,赵国从此变为郭开和庞煖的天下,只不知李牧的命运又是如何?

小盘显是对廉颇忌惮非常,如释重负地道:“没有廉颇,赵人等若失去半壁江山,若连李牧都给赶走,赵人亦完了。”

项少龙知他对赵人怨恨至深,对此自己亦难以改变,沉声道:“赵人杀了廉颇吗?”

小盘淡然道:“廉颇老谋深算,一见势色不对,立即率族人逃往大梁去,听说他给气出病来,唉!他实在太老了,再无复当年之勇。”

项少龙听得心情沉重。

小盘叹道:“只恨李牧在雁门大破匈奴,看来他还有段风光日子,只要一天有李牧在,我们休想亡赵,现在只好找韩、魏来开刀。”

项少龙想起韩闯、韩非子和龙阳君这群老朋友,心情更是低落。

他最关心的当然是龙阳君,道:“若魏人起用廉颇,恐怕攻魏不是易事。”

小盘误会他的意思,低笑道:“师父放心好了,这叫‘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年初时廉颇才率师攻魏,取了魏人的荥阳,魏安厘王对他恨之入骨,今趟他到大梁去,不宰了他来下酒,已是非常客气,哪还会用他呢?”

项少龙哑口无言时,小盘岔开话题道:“现在吕不韦聘用韩人郑国来为我大秦筑渠,工程开始了年余,计划从仲山引泾水至瓠口,使水向东行,入北洛水。此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我们暂时无力大举东进,只有能力对韩人用武,蒙骜现在密锣紧鼓,征集新兵,加强实力,但我却有另一个想法,希望由师父亲自带兵出征,若能立下军功,就可把蒙骜和王龁等压下去。”

项少龙暗吃一惊,忙道:“现在尚未是时候,若我走了,说不定吕不韦会弄些什么花样出来,至少要等昌平君站稳阵脚才成。”

小盘叹一口气,显是觉得项少龙的话很有道理,不再坚持。旋又兴奋起来道:“想想那天早朝我和师父一唱一和,把吕不韦等人压得抬不起头来,确是精彩绝伦。”

项少龙道:“吕不韦定不会服气的,这几天又弄了些什么把戏出来?”

小盘苦笑道:“他的手段教人防不胜防,你返牧场的第二天,吕贼悬千金于咸阳市门之上,还夸下海口,说若有人能增损他那娘的《吕氏春秋》一字者,立以千金赏之。使得人人争相研读他张贴出来的《吕氏春秋》,师父也知道这部鬼书只是方便他夺我王权的工具吧!真叫人气恼。”

项少龙听得目瞪口呆,奸贼真懂得卖广告宣传,如此一来,他等若控制了秦人的思想,同时大大损害商鞅改革以来的中央君主集权制。

他来自二十一世纪,比小盘更明白鼓吹思想和主义的厉害。

这招非是动刀使枪可以解决的事,不由想起心爱的纪才女,长身而起道:“储君不用慌张,我先去打个转,回来后再把应付的方法告诉储君。”

小盘大喜道:“我早知师父定有应付的方法。快去!我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

项少龙其实是抱着姑且一问的态度,至于聪慧若纪才女是否能有应付良方,实在没有半分把握,但现在见到未来秦始皇充满期待的样子,唯有硬着头皮答应着去了。

步出书斋,想起李斯,暗忖要应付“吕不韦主义”的散播,此人自然比自己有办法得多,遂往官署找他。

李斯正埋首案牍,见项少龙来到,欣然把他迎入室内。

项少龙笑道:“你在忙什么呢?是否忙昌平君的事?”

李斯拉他凭几坐好,老脸一红道:“今早忙完他的事,现在却是忙别的。”

项少龙奇道:“为何李兄却像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样子呢?”

李斯低声道:“少龙万勿笑我,这半年来小弟一直在研究商鞅的改革,发觉在官制方面仍有很多破绽和漏洞,所以下了点功夫,草拟出一个更理想的制度,若能施行,必可达致大治。纵使将来一统天下,仍可应付得来。”

项少龙喜道:“快说来听听!”

李斯立时双目放光,精神大振道:“首先就是左、右丞相的问题,现今职权重叠,难以分明,谁人权大,便可管别家的事,像吕不韦专爱管军政,但若能把他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他将难以像现在般横行无忌,亦解决了权臣误国的问题。”

项少龙拍案道:“我明白了,李兄之意,实是针对《吕氏春秋》而作,对吗?”

李斯点头道:“正是如此,只可惜李某识见有限,只能从政体入手,仍未能创宗立派,以抗衡吕不韦集诸家而成的吕氏精神。若撇开敌对的立场,吕不韦确是一代人杰。”

项少龙道:“李兄先说说你的方法。”

李斯欣然道:“我的方法简单易行,是设立三公九卿之制。所谓三公,是只保留一位丞相,为百官之长,主掌政务;然后改左丞相为太尉,专责军务;再在这两职之外,设立御史,为储君负责往来文书和监察臣下。丞相、太尉、御史,是为三公,不相统属,只向储君负责,最终裁决权全归于储君。”

项少龙为之动容,暗忖三公九卿听得多了,原来竟是出自李斯的超级脑袋,难怪李斯能名垂千古。同时亦看出李斯的私心,这御史一位,分明是他为自己度身定造。但想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心下立告释然。

李斯续道:“所谓九卿,大部分属我大秦原有的官职,只不过职权划分得更清楚。三公只负责匡助政储君治理国务,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则由诸卿分管。例如奉常,是主理宗庙礼仪,下面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六令丞官员;其他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八卿亦莫不如是。像现在的禁卫、都卫、都骑三个系统,改制后将全归于卫尉指挥统领,免去现时各系统互相倾轧之弊。”

项少龙当然明白李斯对自己大费唇舌的用心,说到底是想自己把计划推荐给小盘。他也乐于做这个对小盘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顺水人情,点头道:“李兄尽管预备得好一点,待会儿我再入宫时,便和李兄一起向储君进言。”

李斯大喜道:“项兄确是我李斯的良友和知己,若得储君采纳,也不枉我多年的努力。”

项少龙拍拍他肩头,欣然而去。

心想自己大可以项上人头担保此事必成,否则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就不会对“三公九卿”这名词耳熟能详。

<!--PAGE 5-->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