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陵感到他的拳劲变成如有实质的气柱,直捣而来。此拳乃许开山为逃命的全力出手,乃其毕生功力所聚,看似简单直接,其中暗藏无数后着,尽显《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奇功异法。
以徐子陵之能,也不敢硬接,两手盘抱,发出一股真气凝起的圆环,套上对方拳劲锋锐之际,往左侧稍移半步,气环像无形的韧索把对方拳劲套紧,往右方卸带。许开山本意是逼徐子陵硬拼一招,又或往旁闪避,那他可冲破屋顶而出,突围而去,岂知徐子陵应付的招数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忙撤去气劲,抽身后退,正要腾身而起,徐子陵却原式不变的往他攻来,气环化为宝瓶气,袭胸而至,若他拔身而起,保证会被徐子陵轰个正着,纵能格挡,也会往正朝驿馆大门疾扑而至的可达志和阴显鹤抛掷过去。
许开山醒悟到徐子陵的真言手印大法已臻收发由心、随意变化的境界,却是悔之已晚,他终为宗师级的高手,不敢避开,双掌疾推,正面还击徐子陵高度集中的宝瓶气劲。徐子陵吐出真言,“临!”许开山雄躯一颤,“砰”的一声激响,气劲交锋,劲气横流,人却被震得“噗!噗!噗!”的往后连退三步。徐子陵只退一步,馆内劲流飙窜。可达志和阴显鹤一刀一剑同时杀至,两人知他魔功强横,稍有空隙,将被他突围而去,均是全力出手,毫不容情。徐子陵隔空一指点出,攻其胸口要害。许开山狂喝一声,周遭空气立即变成如墙如堵,且是铜墙铁壁,硬挨三大高手从三个不同角度攻至的凌厉招数。
不过即使换上是毕玄、宁道奇那级数的高手,亦要在这情况下吃大亏,何况是内伤未愈的许开山?激响连起,许开山的气墙寸寸粉碎,却成功化去徐子陵那一指,弹开可达志的刀,阴显鹤的剑。“锵!”退往门左侧的可达志还刀鞘内,双目神光大盛,罩紧许开山。阴显鹤横剑立在门的右侧,双目射出的悲愤神色似变得舒缓,逐渐消减。徐子陵则一瞬不瞬地与许开山对视。
<!--PAGE 6-->
许开山容色沉静,屹立如山。风雪不住从门窗卷入,狂烈肆虐,馆内的四个人却毫无动作,彷似时间静止不移。低吟声从许开山的口中响起,打破馆内的静默,只听他念念道:“初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暗既侵明、恣情驰逐。明来入暗,委质推移。圣教固然,即妄为真,孰敢闻命,求解脱缘。教化事毕,真妄归根,明既归于大明,暗亦归于积暗。二宗各复,两者交归。”念念罢哈哈一笑,反手一掌拍在额上,骨碎声应掌而生,接着往后倾颓,“砰”一声掉在地面,一代魔君,就此自尽弃世。
徐子陵、可达志和阴显鹤立在许开山埋身雪林内的坟地前,大雪仍下个不休,转眼间把坟墓掩盖在洁净的白雪底下,不露半丝痕迹。
可达志道:“若依我们的惯例,会把他曝尸荒野,让饿狼果腹。他生前做尽坏事,死后至少可做点有益野狼的事。”
阴显鹤沉声道:“我们走吧!”
三人转身离开,沿官道往长安方向迈步,踏雪缓行。
可达志道:“入城方面须我帮忙吗?现在长安的城门很紧张。”
徐子陵摇头道:“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最好不要让人晓得我们和你有任何关系,那对你有害无利。”
可达志默然片刻,叹道:“若可以的话,我想请子陵取消长安之行。”
徐子陵心头暗震,可达志肯定是对付李世民的主力,所以知悉整个刺杀李世民的计划,故而不愿他徐子陵留在长安。想不到这么快就要和可达志对着干,不由心中难过,偏别无选择。可达志当然不会怀疑他在寇仲与李世民势不两立的情况下,仍生出助李世民之心,可他却不得不隐瞒自己真正的心意,这样对待可达志,令他感到很不舒服,说不出话来。
另一边的阴显鹤道:“子陵是为探问舍妹的消息,陪我到长安去。”
可达志释然道:“何不早些说明?让我疑神疑鬼。”
徐子陵更觉不安,又无话可说。
可达志微笑道:“子陵请为我问候少帅,告诉他直至此刻可达志仍视他为最好朋友。达志要先走一步,希望在长安不用和子陵碰头,因为不知到时大家是敌是友。请啦!”言罢头也不回地加速前掠,没入风雪里去。
在夕照轻柔的余光下,宋缺和寇仲来到登上净念禅院的山门前。大雪早于他们弃筏登陆前停止,银霜铺满原野,活像把天地连接起来,积雪压枝,树梢层层冰挂,地上积雪齐腰,换过一般人确是寸步维艰。寇仲环目四顾,茫茫林海雪原,极目无际冰层,在太阳的余晖下闪耀生光,变化无穷,素净洁美得令人屏息。宋缺从静坐醒转过来后,没说过半句话,神态闲适优雅。可是寇仲暗里仍怀疑他对梵清惠思念不休,不由为他非常担心。
<!--PAGE 7-->
宋缺负手经过上刻“净念禅院”的第一重山门,踏上长而陡峭延往山顶的石阶。“当!当!当!”悠扬的钟音,适于此时传下山来,似晓得宋缺大驾光临。寇仲随在宋缺身后,仰眺山顶雪林间隐现的佛塔和钟楼,想起当年与徐子陵和跋锋寒来盗取和氏璧的情景,仍是历历在目,如在不久前发生,而事实上人事已不知翻了多少翻,当时斗个你生我死,天下瞩目的王世充和李密均已作古。
第二重门出现眼前。宋缺悠然止步,念念出鑴刻门柱上的佛联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有意思有意思!不过既身陷苦海,方外人还不是局内人,谁能幸免?故众生皆苦。”寇仲心中剧震,宋缺若是有感而发,就是他仍未能从“苦海”脱身出来,为梵清惠黯然神伤,那么此战胜负,不言可知。他首次感到自己对梵清惠生出反感,那等于师妃暄要徐子陵去与人决战,可想象徐子陵心中的难受。
宋缺又再举步登阶,待寇仲赶到身旁,边走边微笑道:“我曾对佛道两家的思想下过一番苦功,前者的最高境界是涅槃;后者是白日飞升。佛家重心,立地成佛;道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把自身视为渡过苦海的宝筏,被佛家不明其义者讥为守尸鬼,事实上道家的白日飞升与佛门的即身成佛似异实一。道家修道的过程心身并重,宁道奇虽是道家代表,实兼道佛两家之长,故其散手八扑讲求道意禅境,超越俗世一般武学。”
寇仲曾与宁道奇交手,点头同意道:“阀主字字枢机,我当年与他交锋,整个过程有如在一个迷梦中,偏处处遇上道意禅境,非常精采。”
宋缺来到禅院开阔的广场上,银装素裹的大殿矗立眼前,不见任何人迹,雪铺的地面干干净净,没有一个足印。止步油然道:“宁道奇的肉身对他至为重要,是他成仙成圣的唯一凭借,若他肉身被破,将重陷轮回转世的循环,一切从头开始,所以他此战必全力出手,不会有丝毫保留。少仲明白我的意思吗?”
寇仲苦笑道:“我明白!”
宋缺淡然自若道:“所以我们一旦动手交锋,必以一方死亡始能终结此战,且必须心无旁骛,务要置对方于死地。不过如此一意要杀死对方,实落武道下乘,必须无生无死,无胜败之念,始是道禅至境、刀道之致,箇中情况微妙异常,即使我或宁道奇,亦难预见真正的情况。”
寇仲愕然道:“这岂非矛盾非常?”
宋缺仰天笑道:“有何矛盾之处,你难道忘记舍刀之外,再无他物吗?若有生死胜败,心中有物,我不如立即下山,免致丢人现眼。”
寇仲剧震道:“我明白了!”
就在此刻,他清晰无误的感应到宋缺立地成佛地抛开一切,进入舍刀之外,再无他物的至境。
<!--PAGE 8-->
宋缺欣然道:“现在少帅尽得我天刀心法真传,我就说出你仍不及我的地方,得刀后尚要忘刀,那就是现在的宋缺。”
寇仲再震道:“忘刀?”
宋缺扬声道:“宋缺在此,请道奇兄赐教!”
声音远传开去,轰鸣于山寺上方,震**每一个角落。
寒风怒吹下,气象万千的长安城在雪花狂舞中只余隐可分辨的轮廓,雪像千万根银针般没头没脑的打下来,方向无定,随风忽东忽西,教人难以睁目。徐子陵和阴显鹤立在一处山头,远眺长安,各有所思。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找纪倩问个清楚,接着徐子陵会透过李靖与李世民见面,后果则是无法预测。发展到今时今日的田地,李世民会不会仍视他徐子陵为友,信任他的话,或肯听他的劝告,实属疑问。
阴显鹤的声音在他耳旁响起,暂且掩盖呼呼怒号的风雪啸叫,说道:“这场风雪大大有利我们潜进长安,我们以什么方式入城?”
徐子陵道:“有否风雪并无关系,因为我们是从地底入城。”
阴显鹤为之愕然,徐子陵虽向他提过有秘密入城之法,但从没向他透露细节。
徐子陵解释道:“杨公宝库不但库内有库,且有真假之别,假库被李渊发现,真库却只我们晓得,连接真库的地道可直达城外,就在我们后方的雪林秘处。”
阴显鹤恍然道:“难怪你们取道汉中,原来是要避开洛阳直攻长安。”接着感动地说道:“子陵真的当我是好朋友,竟为我能安全入城,不惜泄露此天大秘密。”
徐子陵微笑道:“大家是兄弟,怎会不信任你?何况宝库作用已失,寇仲要得天下,先要**平南方,攻下洛阳,始有入关的机会。”
阴显鹤道:“子陵在等什么?”
徐子陵淡淡地说道:“我在等纪倩到赌场去的时刻,那时只要我们往明堂窝或六福赌馆打个转,必可遇上她。”
阴显鹤道:“原来她是个好赌的人。”
徐子陵摇头道:“她好赌是因为要对付池生春,我到现在仍弄不清楚她如何晓得池生春是香家的人,待会可问个清楚。”
阴显鹤道:“子陵准备以什么面目在长安露面?”
徐子陵道:“以本来面目如何?在长安反是我的真面目较少人认识。不过如何令纪倩信任我们说真话,却颇不容易。可能由于她少时可怕的经历,她对陌生人有很大的戒心。”
阴显鹤道:“对她来说子陵不该算是陌生人吧?”
徐子陵苦笑道:“很难说!那要看她大小姐的心情。”
阴显鹤担心道:“那怎么办好呢?”
徐子陵道:“首先我们要设法和她坐下来说话,然后开门见山的道明来意,瞧她的反应随机应变。唉!不瞒显鹤,这是我能想出来最好的办法。”
<!--PAGE 9-->
阴显鹤双目射出坚定的神色,同意道:“就这么办!”
徐子陵关怀问道:“不再害怕吗?”
阴显鹤用力摇头,斩钉截铁地断然道:“是的!我心中再没有丝毫恐惧,无论她说出的真相如何可怕,我只有勇敢面对,何况得失仍是未知之数。”
徐子陵道:“或者悬赏寻人的事已生效,小纪正在彭梁待你回去团聚。”
阴显鹤木无表情地说道:“现在我想的只是纪倩。”
徐子陵一拍他肩头道:“那我们立即去见纪倩。”两人转身没入雪林去。
净念禅院静得不合常理,此刻应是晚课的时间,刚才还敲起晚课的钟声,为何不但没有卜卜作响的木鱼声?更没有和尚诵经禅唱?似乎全寺的出家人一下子全消失掉。明月取代夕阳,升上灰蓝的夜空,遍地满盖积雪的广场,银装素裹的重重寺院、佛塔钟楼,温柔地反映着金黄的月色。在这白雪和月色浑融为一的动人天地里,宁道奇的声音从铜殿的方向遥传过来,不用吐气扬声,却字字清晰地在寇仲耳鼓响起,仿似被誉为中原第一人,三大宗师之一的盖代高手宁道奇,正在他耳边呢喃细语道:“我多么希望宋兄今夜来是找我喝酒谈心,分享对生命的体会。只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任我们沉沦颠倒,机心存于胸臆。今中原大祸迫在眉睫,累得我这早忘年月、乐不知返的大傻瓜,不得不厚颜请宋兄来指点两手天刀,却没计较过自己是否消受得起,请宋兄至紧要手下留情。”
寇仲心中涌起无法控制的崇慕之情,宁道奇此番说话充分表现出道门大宗师的身份气魄,并不讳言自己暗存机心,凭此破坏宋缺出师岭南的计划,且不说废话,以最谦虚的方式,向宋缺正面宣战。宋缺只要有任何错失,甚至答错一句话,也可成今夜致败的因素。高手相争,不容有失,即使只是毫厘之差。
宋缺两手负后,朝铜殿方向油然漫步,哑然失笑道:“道兄的话真有意思,令我宋缺大感不虚此行。道兄谦虚自守的心法,已臻浑然忘我的境界,深得道门致虚守静之旨。宋缺领教啦!”
寇仲心神剧震,宋缺的话,像他的刀般慑人,淡淡几句话,显示出他对宁道奇看通看透,证明他正处于巅峰的境界,梵清惠对他再没有影响力。宋缺怎能办得到?得刀后然后忘刀。苦思后是忘念。从梁都到这里来,对宋缺来说,正是最高层次、翻天覆地的一趟刀道修行,得刀后然后忘刀,瞧着宋缺雄伟的背影,他清楚感觉负在他身上是强大至没有人能改移的信心。没有胜,没有败,两者均不存在他的脑海内。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天刀。
宁道奇欣然道:“宋兄太抬举我了!我从不喜老子的认真,只好庄周的恢奇,更爱他入世而出世,顺应自然之道,否则今夜不用在这里丢人现眼。”
<!--PAGE 10-->
两人对话处处机锋,内中深含玄理,寇仲更晓得自宋缺踏入山门,两人已交上手。
宋缺讶道:“原来道兄所求的是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或非我的‘至人’,逍遥自在,那我宋缺的唠唠叨叨,定是不堪入道兄法耳。”
宋缺之话看似恭维,事实上却指出宁道奇今次卷入争霸天下的大漩涡,到胸存机心,有违庄周超脱一切之旨。只要宁道奇道心不够坚定,由此对自己生疑,此心灵和精神上的破绽,可令他必败无疑。打开始善攻的宋缺已是着着进逼,而宁道奇则以退为进,以柔制刚。
寇仲跟在宋缺身后,经过钟楼,终抵禅院核心处铜殿所在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于白石广场正中心处的骑金毛狮文殊菩萨像前,宁道奇拈须笑道:“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所以物极必反,福兮祸所寄,祸兮福之倚。老子主无为,庄子主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创造求成,否则何来老子五千精妙、庄周寓言?只是创造却不占有,成功而不自居。宋兄以为然否?”
宁道奇风采如昔,五缕长须随风轻拂,峨冠博带,身披锦袍,隐带与世无争的天真眼神,正一眨不眨地瞧着宋缺,似没觉察到寇仲的存在。四周院落不见半点灯火,不觉任何人踪。寇仲识趣的在白石雕栏外止步,不愿自己的存在影响两人的战果。宁道奇只要心神稍分,宋缺必趁虚而入,直至宁道奇落败身亡。
宁道奇左右后侧是陪侍文殊菩萨的药师、释迦塑像,而平均分布白石平台四方的五百铜罗汉,则像诸天神佛降临凡尘,默默为这中土武林百年来最影响深远、惊天动地的一战默作见证。文殊佛龛前的大香炉,燃起檀香,香气弥漫,为即将来临的决战倍添神秘和超尘绝俗的气氛。
宋缺从容自若的步上白石台阶,踏足平台,直抵宁道奇前两丈许处,淡淡地说道:“道兄从自身的生死,体会到天地的终始,自然之道,从而超脱生死终始,令宋缺想起庄周内篇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的巨鹏神鸟。宋缺虽欠此来回天极地终之能,但纵跃于枝桠之间,亦感自由自在任我纵横之乐,说道兄又以为否?”
庄周这则寓言,想象力恢奇宏伟,其旨却非在颂扬鲲鹏的伟大,而在指出大小之间的区别没有什么意义,在沼泽中的小雀儿看到大鹏在空中飞过,并不因此羞惭自己的渺小,反感到自己闲适自在,一切任乎自然。宋缺以庄周的矛,攻宁道奇庄周之盾,阐明自己助寇仲统一天下的决心,故不理宁道奇的立论如何伟大,因大家立场不同,只能任乎自然。寇仲听得心中佩服,没有他们的识见,休想有如此针锋相对的话和交流。
<!--PAGE 11-->
宁道奇哈哈笑道:“我还以为老庄不对宋兄脾胃,故不屑一顾。岂知精通处犹过我宁道奇。明白啦!敢问宋兄有信心在多少刀内把我收拾?”
宋缺微笑道:“九刀如何?”
宁道奇愕然道:“若宋兄以为道奇的散手八扑只是八个招式,其中恐怕有点误会。”
寇仲也同意他的讲法,以自己与他交手的经验,宁道奇的招式随心所欲,全无定法,如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束缚规限。
宋缺仰天笑道:“大道至简至易,数起于一而终于九。散手八扑虽可变化无穷,归根究底仍不出八种精义,否则不会被道兄名之为八扑。我宋缺若不能令道兄不敢重复,胜负不说也罢。可是若道兄不得不八诀齐施,到第九刀自然胜负分明,说道兄仍认为这是一场误会吗?”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