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姐妹告御状已经过去四天了,东宫寒坐在金銮殿的宝座上,看着下面的王望舒和东宫宸逸。
东宫寒:" 太子与大理寺卿,三日期限已到,你们可将林家姐妹状告紫城府衙一事调查清楚啊?"
王望舒:" 禀皇上,此案疑点重重,但由于原告林玉凤目前还有找到,恐怕还需拖延几天。"
太子东宫宸逸将奏折举过头顶道:
东宫宸逸:" 父皇,此乃案件的进展,请父皇过目。"
谢吴俩家是站东宫泽宇那边的,虽然他已经坐上了这太子之位,可他这个弟弟貌似并不情愿封王,他不得不防,借此机会除掉谢吴两家,他也有机会安插自己的人上去。
吴正:" 皇上,此事微臣觉得没有查下去的必要,大理寺连查三天都未有新的证据,再加上现在原告林玉凤人不知所踪,此乃将御状当成儿戏啊!"
言官刘清风:" 照吴大人这么说,若是原告不在或者已故便不需要为受害者申冤了?"
东宫泽宇:" 父皇,儿臣认为吴大人所言不差,李大人在紫城府衙当差多年,至今未曾犯过大错,这次恐怕是有人故意陷害,切莫着了有心人的道,寒了李大人的心。"
东宫宸逸:" 三弟所言差异,若不查清楚,寒的就是紫城百姓的心啊!"
轩辕振华带着林玉凤要到玄武门敲鸣冤鼓,这可把林公公急坏了,宰相家的二公子,长公主的儿子,可这有规定,得先挨过五十大板方可击鼓告御状。
林公公:" 哎哟,二公子,您可别折煞奴才了,这板子哪敢打在你身上啊!"
林公公朝轩辕振华使了使眼色,瞥向一旁的林玉凤,暗示她让林玉凤抗这五十大板。
林玉凤这大病还未痊愈,再打个五十大板怕是不死也半残啊。
王振璍:" 咳…你,你过来下,本公子有事和你说。"
轩辕振华拉着李公公走到一旁。
王振璍:" 哎,要不这样,你虚打本公子一板本公子喊一声,待会本公子假装重伤,你们抬着本公子去见皇上。"
林公公迟疑的看着轩辕振华,这若是被人发现了,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林公公:" 这…这奴才不敢…"
王振璍:" 有本公子替你扛着,怕什么?再说了,你若真打了本公子五十大板,我母亲知道了,你就能保住你这脑袋了?"
林公公给轩辕振华垫了本书,执杖的小太监也睁只眼闭只眼,轻轻的打了五十大板。
林玉凤打心里瞧不起他们这群狗仗人势的奴才,当时打她和姐姐时可不是这般的。
林公公让人准备了个担架将她抬着到金銮殿门口,林公公则先进去通报。
林公公:" 皇上,相爷家的二公子敲了鸣冤鼓,现在正在殿外候着呢。"
东宫寒颇有兴趣道:
东宫寒:" 传"
上次巧破贡砚丢失一案,现在又是为了林福一案,倒是好奇他这次的表现呀!
林公公:" 嗻"
林公公朝殿外高呵道:
林公公:" 传二公子进殿!"
众人见轩辕振华躺在担架上被人抬着进来,衣服却整整齐齐的不见一点血渍,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五十大板怕是虚的,可人家背景就摆在那了,谁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
轩辕振华这才在林公公的搀扶下跪在地上朝东宫寒行了个跪拜礼道:
王振璍:" 草民王振璍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宫寒:" 平身!"
王振璍:" 谢皇上!"
东宫寒:" 不知你敲鸣冤鼓所谓何事啊?"
轩辕振华将花绯月给她的信件递给林公公,林公公再将信件递给李公公呈给东宫寒。
王振璍:" 此乃未央宫宫主花绯月的亲笔书信与吴大人和李大人买凶杀人的罪证,望皇上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