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初说关于饺子也有一个典故。很久以前一个治病救人的大夫不忍心看百姓们挨饿受冻,所以把一些治疗伤寒的药材是食材包进面皮里煮熟,再把面食分给百姓。因包好的面皮形酷似耳朵,故而饺子又称饺耳。
之前我也没经历过中原的节日,现在听允初这么说,才知道中原除了春节之外,还有很多节日,比如元宵、清明、中秋等等,每个节日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中原的每个节日听上去都很有意思。
我跟徐大娘学包饺子。揉面、擀面、包馅、掐花边。揉面和包馅倒是简单,可擀面和掐花边着实把我给难住了,小小的面团在我手里不是方就是扁,还一边大一边小,无论我用擀面杖怎么搓,都搓不出薄厚均一的圆形。
至于掐花边就更难了,只要我开始动手,装在面皮里的馅就会从掌心漏出来,我把手掌拢起那块露馅的地方,没想到另一边又漏了,我只好从大面团上揪出一小块面团,把小面团补到饺子皮上盖住露馅的地方。别人包的饺子看起来圆润饱满,只有我包的饺子看起来破破烂烂,丑得十分明显。
徐大娘笑话我拆东墙补西墙,我不大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想来应该不是什么好话,脸有些发烫。
等到包最后一个饺子的时候,徐大娘把一枚洗干净的铜钱混进了馅料里,她说往饺子里包铜钱寓意着“要钱”,吃到铜钱的人来年就会有好运,变得十分富贵。
我不解,既然往饺子包铜钱能让人富贵,那为什么不多包一点铜钱,这样大家就都能吃到铜钱,大家都能富贵了。
众人听了我的话,捂着嘴吃吃地笑。
“我的天青姑娘,这好运哪是人人都能拥有的,需得是福泽深厚之人才能吃到铜钱,简而言之就是只有运气好的人才能吃到铜钱。”
于是我更加疑惑了,既然吃了铜钱能转运,那为什么不直接把铜钱给走霉运的人?
不过管它呢。白白胖胖的饺子一下锅,顿时混在一块,除了我做的比较丑的那几个,其他饺子根本分不清是谁做的,全都是白白胖胖,圆润可爱。烧开的水咕噜咕噜冒泡,饺子在锅里滚来滚去,香气从锅里溢出来,我本来已经吃饱了,闻到这香气,只觉自己还能再吃一大碗饺子。
徐大娘用大汤勺把锅里的饺子捞出来,给大家一人盛了一碗,我的这碗饺子只有一个破破烂烂的饺子是我自己包的,其他饺子都是白白胖胖的。
刚出锅的饺子烫手又烫嘴,我只能把碗放到桌子上,先用筷子戳一下看饺子里有没有铜钱,然后才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小心翼翼地吃,生怕烫到嘴。
吃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灵泽冷不丁伸手往我碗里拨了一个饺子,我狐疑地看着他,他却对我眨了一下眼睛。我心领神会,用筷子戳了一下那个饺子,戳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遂夹起来咬了一口,果然是铜钱。
允初不经意抬头,看着我筷子上的铜钱,笑道:“天青姑娘咬到铜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