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虽然是在闲逛,对这朗星台上刻的功法是没多大兴趣,但话说回来,这些个石柱走近一些看时,他才看出来,这石柱虽大,细微处的造型纹路,却都是精巧细致,凤篆雕龙,细致入微,镌刻其上的众多小字,密密麻麻,却都没有破坏柱上雕纹的美感,浑成一体,堪称绝艺。
“这工艺倒是妙的很。”
吴逸随心而发,脱口说出了一句感叹,却引得了周围一道声音附和道:“兄台所言不错。”
吴逸一眼瞥过去,声音的出处是一个方巾灰袍的中年道士模样,剑眉羊须,气质看上去却颇为英挺。
只是,在吴逸眼中,这道人天灵处闪烁的灵光,告诉他半点都不能粗心大意。
又是一个九转境大成?
那道人自我介绍道:“贫道凌虚子,乃是个外丹道的散修,瞧兄台装扮,不知是何处宗门门下?”
凌虚子?
这名字听着也有些耳熟……
先不管那个,他问起自己宗门来该怎么回答?
虽说往常胡编惯了,但现在任务在身,周围敌我难明,难道说要用万寿山的名头搪塞过去?
虽说与世同君不是自己师傅,但他神通广大,想必报出他的名号,多少也能有点震慑作用。
“幸会,在下俗名吴二,是万寿山与世同君门下弟子,因为还未出家,暂时没有法号。”
此言一出,果不其然,不光道人凌虚子面色微动,吴逸身旁附近围着大石柱的三四个人也都齐刷刷将目光射了过来。
“万寿山门下?”
“与世同君?”
“地仙之祖的弟子……”
吴逸自然也见到了会被人听到,他用目中余光观察着除凌虚子以外的这几个人。
一个金冠白发,锦黄道袍的老道;一个逮着斗笠,邋邋遢遢,麻衣草鞋的红鼻子老翁;还有一个,是个大红僧袍,戴着一串颗颗硕大的佛珠,黑须浓密,身量魁梧的壮和尚。
而且……
三个人里有两个都是聚元?还都是完成度很高的层次,每一个看上去都不在西河天宗掌教之下。
一听到吴逸自称万寿山门下,这几个人也从原本聚精会神参悟石柱的状态下回过神来,几步就凑到了吴逸身前,三人眼神之中都透出了不同程度的惊异,仿佛是在看一件稀世灵宝一般。
“你真是那位与世同君的弟子?”金冠老道反应最为明显,连说话的声气都开始有了颤音。
“额……姑且算是外门弟子吧。几位是?”吴逸看着他那夸张的反应,心想这面大旗看来还有些用处。
自己姑且也算受他之托办事,用他名头多扯几句他老人家宽宏大量,应该不会计较才是。
金冠老道喜现于色,笑吟吟拢袖行礼道:“老道袁青霄,道号玄凌真人,师祖折梅仙人曾是与世同君门下散仙,老道数百年能成得聚元全靠与世同君所传《黄庭经》之妙,小兄弟真要论辈分,老道还要称一声师叔祖呢。”
与世同君门下散仙的徒孙?
“不必不必,晚辈还没出家,就叫我俗名吴二吧。”吴逸一边客气着,一边寻思这与世同君的门生还真是有些辈分,拉一个出去就能当人师祖。
那戴斗笠的红鼻子老翁倒是没袁青霄那般拘礼,他将斗笠摘下,露出一头灰白乱发,哈哈一笑抱拳道:“既然是与世同君的门人,那老夫的名号,报与你也无妨,老夫现下人称醉红袍,是个炼刀的。”
醉红袍?是个刀匠?
轮到那个壮和尚时,那大和尚僧袍之中举起一只粗厚手掌,郑重单掌礼道:“贫僧石磐陀,见过小施主。”
石磐陀……
这名字听着不大像一般和尚。而吴逸看他体内的脉轮,同样已累积到了天灵之处,多半也已五轮圆满。
“说起来,这一看,这位小兄弟藏了一把好刀啊。”
介绍完了,那自称“醉红袍”的老翁却突然话锋一转,眯着似醉非醉的眼睛,伸出一根指头,慢悠悠指着吴逸衣袍腰间处。
嗯?
吴逸顿时又提起了警惕,这老头子是怎么看出来的?
醉红袍却又摆手笑道:“小兄弟莫慌,我并无恶意,只是想问问,你身上藏的那件兵刃,是不是一位在阳城的铁匠卖给你的?”
这一问,吴逸的表情也不由得凝固了一瞬。
不可能,他连这都知道?
阳城那位铁匠的事他连白莲衣都没告诉,从头到尾只有自己那个圣尊师傅知道,
“你怎么知道?”吴逸收起了刚刚吊儿郎当的神态,皱起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