骷髅成精一事,在这世上原不算多么稀奇的事情,山林静僻幽深之处,就有那么几个冢中枯骨,年深日久得了灵性,成了精怪也是有可能的。
而这媚阴和尚此言一出,却在几十个宾客里,吸引了一众目光。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意外的,是这个所谓的媚阴和尚自爆了出身来头,是九个骷髅头成的精,明明是骷髅修成,但从外表上看,虽说面色惨然毫无血色,不像正常佛门中人那样威容正大,慈悲端严,但一身灵气之充郁,远远超过在场诸人认知的枯骨成精所能达到的程度。
骷髅本就是元阳已失的衰朽之物,修炼难度远高于山间野兽,就是有野边枯骨一灵未泯,或几十年或数百年修得成精的,绝大多数,都难有大气候,至多不过为祸山头,施灌输劫掠路边行人的程度。
而这个媚阴和尚,身上一股灵气阴寒之极,虽不大像妖邪之气那般遍含污气,却也足够令人望而生畏。
站起身合掌之姿,宛如一尊立着的冰雪佛雕,就是久炼数百年的名门高僧,纯以灵气而论,也无如此程度的精纯。
这和尚是怎么练到如此境界的?当下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想法。
而吴逸所受到的惊吓,和众人也有所不同。
流沙河的九个骷髅头,别人也许不知道,他听了却是如雷贯耳。
如果按照百回本《西游记》的设定,沙僧被贬流沙河为妖的几百年间,吃人无算,当中就有九个取经人遭他毒手。
流沙河水势奇险,有“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之称,偏偏只这九个取经人的头颅,浮在水上难以下沉,当时为妖的沙僧就拿它们串起来当了骷髅项链。
后面遇了唐僧一众,沙僧归正,得惠岸行者帮助渡河则是后话了。
书里其实也并没有直接写出这九个取经人与唐僧的联系,之后师徒渡了流沙河,沙僧归正后这九个骷髅也再没着笔。
如今在这个世界,竟又出现了一个九个骷髅成精的媚阴和尚?
九个能浮在流沙河水面的骷髅,成的精怪必然非同凡俗,可是,根据那媚阴和尚的话来看,似乎又在某些细节方面与吴逸前世所知的发生了微妙的差别。
比如,吃了九个取经人的,是一个叫深沙神的。
深沙神这个名字,他感觉也有些微妙的熟悉感。
是不是在上辈子哪部书里看过?
像吴逸这样,抱有与众人完全不同想法的人并不止一个。
文明天王身侧的神秘人李道符,也在其列。
当他听到媚阴和尚说自己是流沙河九个骷髅头修炼成精后,眼里的厉芒当即一闪而逝。
没想到,竟然在此地还有些意外收获。
九个骷髅头的事,他也早有耳闻。
他有一些哪怕是死也绝对不会向任何人透露的秘密,而这些秘密里,就有那么一部分,是关于这九个骷髅头的见闻。
这九个骷髅头,他从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很久,久到可以被称为前世的地步。
这骷髅如果他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正是佛门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的前九世,恰好地方又在流沙河,错不了。
佛门金蝉子转世的前九世,都被流沙河的沙僧给吃了。
这世人称颂的取经大业,其实他很早很早就已明了在心,全都是佛门,不,西方教布的一局大棋。
他们为了传播佛门教义,入侵南赡部洲,才贬落金蝉子,转世唐僧,再由天庭的卷帘大将前九世吃掉,铸造了第十世被唐僧收为徒弟的因果。
这些都是他前世看了无数小说后所看到的真相,只有他李道符一人才知道的事实。
再比如那个他小时候不懂事时就久仰大名的孙猴子,长大后才发现不过是个连南天门都没能打进去的家伙,看似神通广大,其实天庭只需派个王灵官这种看门的保安就能与他不分胜负。
说白了,若放在他如今截教门中,也只是个二三代弟子的水准罢了,这猴子能大闹天宫,全是因为三清把持的天庭与西方教的灵山两相制衡下的结果,只要多看看这类网文就能明白,如今他因缘际会穿越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更是对这些认知深信不疑。
齐天大圣?是个棋子罢了,最后也是由道家人,变作了佛门的走狗。
而这更久远时,甚至能追溯到封神之战。
可笑很多人却还将这取经之事传为佳话名著。在如今的李道符看来,实在是众人皆醉,只他一人独醒。
可惜这些都是李道符深藏于心底,绝不敢告诉旁人的绝密,至少现在他还不敢,就连截教中的部众护法,他也只是在偶尔见面时才有意无意地提起两句,更别说人间的诸人。
他知道,现在的时机未到,这些真相就算说出去,恐怕也没多少人相信,毕竟观世音,燃灯,文殊,普贤这些菩萨都是道教神仙,被佛门拉拢而去这种话,实在太过惊世骇俗。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西牛贺洲百兵大会,他此次初出茅庐的任务是初步拉拢文明天王这个春秋时期的麒麟,还有就是这个不老婆婆,等百兵大会结束后,他李道符真正要找的东西,还得从她那打主意。
然后,等到有朝一日,等师尊教主出关,降临此世,圣人再临……
另一边……
“深沙神?哦,金身罗汉呗,知道啊。”
在吴逸对这九个骷髅头产生了疑问,向体内圣尊师傅询问后,履真宫内的圣尊师傅打着呵欠,给予了吴逸答复。
“他也是金身罗汉?”吴逸奇道。
“对啊,这深沙神原来是天庭上的深沙大将,因犯了错被贬下凡,他魔性一起就当了妖怪,后来归正潜心修炼,赎完了罪,才被封为金身罗汉菩萨。那九个取经人头颅,得了一点佛光,才能修炼有灵,有了现在那个和尚。”
圣尊师傅一边说着,一边在履真宫里啃着一颗鲜红饱满的果子,果肉鲜嫩流香于唇,好似在讲家常闲话一般。
“天庭的大将赎罪后没有官复原职,而是当了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