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吴逸闭上了眼睛,又一次运转起了清浊世界。
没错,他明白了这两种宝物之所以会让人举不起来的缘由,就在于那两件宝物最初离开盒子的那一刹那,泄露的那一道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
更准确点来说,是两道气。
一道偏清,一道偏浊,吴逸之所以会觉得眼熟,正是因为这两道气与他体内构成一片天地的清浊二气何其相像。
或者说,是阴阳二气。
而且,也不止是只有两件宝物底下才有这两道气,就在那神王杵和六牙白象玉雕体内,也蕴有同样阴阳二气,只是这气息存于宝物之中,处于一种既相互交汇,却又几乎静止不动的状态下。
因为几乎不动,所以即使他以凤目观瞧,也是在接近了两件宝物之后才彻底看清了这里头夜藏着阴阳二气。
他虽然不大明白这两道气交汇如何运转,是通过了何种炼化之法,怎么就能变得奇重无比,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举不动,但是他有一点可以确定,那随着拿出来而从底下流失的阴阳二气,应该是用于抵消平衡两件宝物自身内蕴的阴阳二气。
四道阴阳二气两相平衡之下,宝物自轻,可一旦宝物离了盒中,底下的阴阳二气自泄,自然变得奇重无比。
而这样一来单凭一个人任有如何大力,硬拿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移动半分的。
至于为什么摩诃萨手下那些个红衣僧能随意拿动,吴逸想着没准是他们事先就准备的某种秘法,可以自然与那两道阴阳二气相合。
到了自己这边,吴逸只一碰,就感到了金刚杵和玉雕上传来的无可撼动的力量,即使怪力如他,也是拿不动的。
所以如果要证明这摩诃萨王子的两件宝物确实别有玄机,唯一办法,就是从这两件宝物之内的阴阳二气入手。
吴逸体内自从五形运化,其实已经处在了阴阳交汇,发生万物的当口。
他受圣尊师傅教导,经历了蜃龙以来的几次战斗,对所学的大乘真经和真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眼前这阴阳二气他虽然是第一次见,但心意灵通之际,却已经开始在体内运转天地之间,淡淡流转于山川河岳的清浊二气,让它们与吴逸眼前所见,那两件宝物内蕴的阴阳二气产生呼应。
当凤目所见,这两件宝物之中的阴阳二气开始流动,并流向他握住的手臂时,吴逸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了。
而在盒中始终不动的神王杵与六牙白象,在吴逸两只手拿住的片刻之后,终于动了。
而且一动,就直接从盒中被轻巧地拿了出来,与之前相比,轻得恍若无物。
“什么?”
这回全场无论圆性还是觉因,本尘三僧,还是之间像法隆,法恩那样的寺僧,俱都没有想到会有如此结果。
刚刚大颠和尚几乎运出法相之力,也没能挪动半分,甚至砸得殿上极坚固经过无数高僧加持过的地板都生裂纹,怎么会这么容易就?
而摩诃萨脸上,更是将坚冰迸裂般,几乎无法再维持之前一贯的气定神闲之态。
怎么可能?
这两件宝物之关窍只有他才明白其玄奥在何处。
他来之前在路上将这两件宝物灌入了阴阳二气,这阴阳二气功效如何,摩诃萨本人自信在场没有人会比他更清楚。
这阴阳二气运化之法精深奥妙,如果达至全功完满,非天罡数三十六人一齐抬方能挪动。
摩诃萨虽然炼化于两件宝物里的阴阳二气自然未至全功,但也绝不是一个人就能抬得起来的,就连他手下那些迦叶寺的红衣僧,也都是事先在掌中被自己注入了两道阴阳二气方能挪动,为的就是在这大乘禅寺好好立个下马威,以备后日之计。
可是,这个人怎么会?
吴逸一手神王杵,一手六牙白象雕像,捧在手里相当轻松自如:“怎么样,殿下,我一个佛学浅薄之辈不就拿动了?而且……”
他说着,随手将金刚杵往后一丢:“大师,接着!”
神王杵被他一抛,猝然落到了圆性和尚手中,圆性原待正要运力接下,来承受那无可比拟的重量,但金刚杵一落手,他也愣住了。
“咦?怎么会……如此轻?”
吴逸扯开嘴角,瞥向了摩诃萨:“殿下,这下子,你如何解释啊?”
这下子,人群之中,即使看不明白吴逸刚刚做了什么,但也明白情势已然逆转的赵灵芙,不觉间展眉生花,抱臂莞尔:“这小子,总能给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