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一边讲,手中指节也在娓娓道来之间,以某种节奏轻扣敲击,配合着节奏:“此故事,先从东胜神洲开始讲起。”
“东胜神洲?不是南赡部洲?”杨讷这回大感意外,因为此前所有与玄奘法师相关之事,无不先从南赡部洲开始讲起,再到西牛贺洲,因为法师本人就是南赡部洲出身,从没听说过还有东胜神洲什么事情的。
而不光杨讷听得面露惊异,随吴逸顺道而来的青缨,原本不发一言,只是静听吴逸讲述,现在也听得渐渐目露神采,因为这故事的开场之不凡,天地开辟之理简明扼要,她是跟随不老婆婆修行之人,于此感悟更深。
这故事不得了,她已有如此感觉。
吴逸对杨讷这种反应倒也并不意外,缓缓点头道:“没错,从东胜神洲开始讲起,玄奘法师要出场还要稍微晚一些,可如果不从此处讲起,则此故事主旨亦无从立足,所以非如此不可。”
杨讷虽然还不明白从东胜神洲开讲到底有多大的玄机,但此时他已明白这故事绝非一般的戏文话本所能比拟,听下去自是有益无害,于是也表示理解道:“公子既如此说必有其道理,杨某洗耳恭听。”
接下来,吴逸就很自然而然地,讲述到了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那花果山乃是万劫无移大地之根,正当山顶上有一块仙石,乃是开辟以来就有的仙石,那石块生得也是极特别,有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暗合周天之数与二十四节气,上面又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之形,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忽一日,石头崩裂,显出一个石卵,那石卵见了风,当即变化,变作了一只石猴……”
从故事里这只石猴目运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玉皇大天尊,到带领众猴寻得水帘洞福地洞天,受拜为美猴王,再到因怕轮回访道出海,在吴逸口中,一个杨讷前所未见的全新故事徐徐展开了那宏大诗篇的其中一角。
他虽然仍不知道,这只石猴会跟玄奘法师取经的故事发生多少关联,但是随着吴逸的讲述,毫无疑问,他已经被这一个故事的魅力所渐渐吸引。
当听到那石猴被通背猿猴一句话点出了寻仙访道之心,吴逸的一句“这番话顿教石猴跳出了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让杨讷意识到,这只石猴在以后的故事里必定能有一番非凡之举,心中不禁期待。
当听到石猴建筏飘向茫茫大海,飘到南赡部洲,见世人一个个都是为名为利,更无一个为身命时,他同样也会随着石猴一同感叹“更无一个肯回头”。
当故事说到西牛贺洲,石猴路遇樵夫,拜访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至此被须菩提祖师收入门下,有了一个名字时,吴逸轻拍桌案,结语道:“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这石猴孙悟空将来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
一番长长的讲述既罢,桌上的酒水已凉。
杨讷愣住了,在吴逸说完之后,仍是木木的,没有反应。
吴逸见他反应,有些好笑地提醒了一句:“杨兄?觉得如何,是不是太长了?”
杨讷这时如梦方醒,顿时眼中光彩大放,如同光照枯木,得逢生机一般,激动地一把抓住吴逸的双手,连声音都在颤抖:“好!好!好啊!好一个孙悟空!孙悟空!好名字!”
吴逸见此,也随之笑了。
他能看到对方眼里的激动与企盼之情绝无虚假。
杨讷激动十足地道:“这多年以来,玄奘法师取经故事多由玄奘法师而起,我遍寻话本传闻,市坊盛行之书也没有一个故事是有如此大气磅礴之开场,这故事定然大有可为,大有可为!”
吴逸见他如此激动,高兴之余,也不忘提醒道:“事先说好,我与你说的也只是大概,个中细节,还是得劳烦杨兄巧施妙笔,填充骨肉,加以润色,这故事方能成书。”
接下来,由于已经定了吴逸要帮杨讷完成这本《西游释厄传》,由吴逸口述情节,杨讷与白秋练夫妻记下后,再加之润笔写作底稿。
由于吴逸懒得两头走动,所以离开杨讷家时,两方约好了,让杨讷来烟柳山庄,听吴逸说完故事记下,再回去慢慢写稿。
“没想到你腹中还藏有如此有趣的故事。”
吴逸与青缨走在回烟柳山庄的路上,青缨还犹自回味着吴逸所说的故事,“天生地养的石猴,你倒是真能想。”
吴逸到底还是没好意思直接说这故事是他自己原创的,笑道:“都说了这故事是我小时候听来的,纯属虚构罢了,就像东胜神洲也没有花果山嘛。”
他想起了最初和李贞英,还有白莲衣讲这些故事时的场景,这回和杨讷讲的倒是细致了不少。
“这倒确实。”
青缨说罢,转眸瞥了吴逸一眼,随即喃喃语道:“回去后,能不能说给我听?”
声音低如蚊咛。
“好啊!”吴逸自然地牵起她的手,很是大方地应了下来,他巴不得多一个听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