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随着第一卷故事慢慢递进,这些百姓在见证了孙悟空学道,战混世魔王,下龙宫夺宝,入地府强销死籍过后,也跟着书中情节推进,慢慢地开始暂时忘了取经故事为什么不从玄奘法师开始的问题,而是视角跟着这只猴子上天入地,渐渐沉浸在故事之中。
奇怪的是,在这几日之中,不少百姓都觉得故事中孙悟空夺宝,销死籍的行为可算是无理取闹,扰乱阴阳。
但更奇怪的是,众多百姓尽管并不认同孙悟空的恶行,却会在听到看到孙悟空每一个耀武扬威的节点,比如得到如意金箍棒,大战巨灵神等天兵天将时,仍会不自觉地称赞起他的气概来。
英雄气概。
一股透纸而出,即使明知是犯下无礼恶行也挡不住的英雄气。
于是,在偌大京城里,在戏台子上,在书坊传阅之间,在说书人的口中,在老百姓心中,一个叫孙悟空的全新形象,渐渐地开始落了脚。
这个形象不同于世俗民间以前久远传下的猿猴妖怪形象,既保留了民间猿猴传说那般的潇洒飘逸,却又不像南山大猿那样明显的遭受百姓厌恶。
与以往的猿猴精怪,既有相同处,也有殊别处。
这是老百姓的看法。
而这部《西游释厄传》妙就妙在,落在不同的人眼里,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比如让大儒乌闲云看,可能就完全不同。
这一日,已经是吴逸同杨讷说完用来刊登第二卷内容的一天后。
当吴逸走到了大街上时,他终于稍微感受到了这一卷《西游释厄传》带来的一点点影响。
比较直观的一点就是,路边的一个糖人摊子,都已经开始多了一样“齐天大圣糖人”。
吴逸顺手买了一串,嗯,黄毛,锁子甲,金箍棒,大差不差。
这书的影响扩散速度确实比他意料的还要快。
吴逸行走在京城街市之间,这一路上,已经看了许多各型各色的摊子店铺,有卖猴面具的,有卖哪吒太子人偶的,甚至在一些戏院门前,也看到了一副写上了开演《西游记》的重大告示。
这连戏园子都安排上了?才发售了几天啊……
吴逸如此想着,一个人再接着走。
不多时,就走到了京城大道中心的繁华地带,只见团团一大群人几乎围成山海,阵仗之大,像是在围观什么集会。
隔着人海,吴逸看不清这里头是什么,却先看到了里头竖起来的一根两丈高的幡杆,上头挂着一块华丽的幡布,上书“煮酒探西游”五个大字。
煮酒探西游?
什么玩意?
本着好奇心,吴逸试着凑近层层人群之中,往里头逐渐挤去。
等稍微挤进了一些,吴逸才看见这人群围着的似乎是一个大广场。
里头好像还有一群士子坐着,倾听一个人在那高谈阔论。
而此时吴逸的耳力也听到了里头传出来的讲课声。
“这书中的孙悟空,试想一下,不过一只猢狲,如何能有如此大的本事,能打退天兵?其实啊,以吾愚见,这其中大有文章,就如同官场机密,全在将相之间运筹帷幄,猴头翻纵,不过为棋盘上一棋子罢了,背后大有道理啊……”
不听还好,一听吴逸就皱起了眉头。
怎么换了个世界,还是能听到这种破论调?
没完了是吧?
他被勾起了前世的某些回忆,一时没忍住,就在人群之中开口叫道:“差不多得了,天天棋子棋子,看书就看出个这也够悲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