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不才,我师傅是天生圣人-第604章 调查的余波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4章 调查的余波(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宁南侯的死,在这一夜过后,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以至于吴逸隔了一夜,在清晨之时推开了房门远望外头高空时,凤目都明显看到一角天空处云气里飘浮的道气,那是宁南侯府的方向。一夜过后,经此之变,朝廷果然出动了天人曹的力量,自他学会望气术后,已经能通过云气看见附近某个区域里有人频繁使用道术映照在云气下的痕迹。

这并不出乎吴逸所料,宁南侯尸首变成那副德行,还不引起朝廷注意那只能说朝廷有鬼了。

反正在杀宁南侯的过程中,吴逸自己除了带人跑路和隐身声东击西以外,几乎没有用到什么神通,而他自己可以在京城紫气下自由使用神通术法的事,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至于在侯府里和陆千聆这一通杀,也只用本身武艺,浑身上下连一片衣角都没破,要想找到证据,也不是那么容易。

之后的展开,也果然如吴逸所料,官府的人在第二天就找上了陆府来询问,而陆千聆的应对,也比吴逸想象中更加自如,面对锦衣卫关于案情的询问,她答得滴水不漏,既以一个挚友刚因宁南侯而死的平民身份隐约表露出对宁南侯的不满,却又处处表露出,她对案发当晚之事的一无所知,这反而减轻了嫌疑。

当然,京城的锦衣卫是并没有那么容易就打消疑虑,事发于刘小翘死后,陆千聆又在那之后遣散了丫鬟,只一人独住,自然会成为锦衣卫的调查对象。虽然本朝创立锦衣卫之初起就规定了未定罪前不能对平民百姓用刑,却无碍于锦衣卫从上门讯问开始,就暗中在四周布下了眼线,开始了对陆千聆的监视。

锦衣卫这样监视的目标当然不止陆千聆一个,因为宁南侯树敌实在是众多,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平民百姓都有,而在那一夜里有对作案时间的,也不止一个。之后好几天的时间里,锦衣卫对陆千聆的监视一直持续了三天左右方才渐次撤退。

因为吴逸从赵灵芙那里收到了消息,天人曹的人验了宁南侯的尸首后,终于确定了宁南侯已经妖化的事实,而更加重要的是,朝廷在宁南侯府中收集证据时,搜到了他府中的一本不知从何而来的残破邪经,那上头所记载的,尽都是旁门左道,而这更坐实了宁南侯此次死亡乃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而调查的注意力,当然也转移到了吴逸离开前留下的那四个大字“替天行道”上面。

因为陆千聆没有显示出任何身有修行的样子,而宁南侯的种种死相和证据,又将天人曹和锦衣卫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身怀修行的人上头,他们就开始追查起了这“替天行道”的线索来。

其实吴逸当初留下这几个字纯属一时兴起,他本想写个什么“某某某到此一游”,但是一想可能会影响到市面上正在发售的《西游记》,所以闪电般思索下,就干脆留下了这四个字,至于说背后代表什么,让他们猜去吧。

最终朝廷的调查虽然还在继续,但因为泰山大祭将至,一切大事都要给大祭让路,再加上宁南侯又是咎由自取,原本遍布全京城的调查力度自然也就无形间放缓了许多。

宁南侯的死直接被宣为了横死,而不知道是谁从王府传出了“替天行道”四个字和三人大闹侯府斩下宁南侯头颅的风声,搞得市井之间,也渐渐传开了吴逸口中戏称的所谓“风尘三侠”。

鉴于这位侯爷无论朝野之间名声都实在不好,朝廷对于市井之间对此的纷纷议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得益于开国以来三代皇帝都秉承高祖皇帝遗训,对民间言路都相当宽容,因此百姓之间听闻宁南侯被所谓“替天行道”而死,那高兴得可谓是毫不掩饰,这件风闻毫不意外地就成为了大街小巷之间茶余饭后的谈资,说得不亦乐乎。

吴逸走在大街上,经过的酒楼里十家就有三四家食客聚集谈论此事,特别是他们所说的故事版本,在吴逸听来,已经差不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那风尘三侠你们可知道是何许人也?”

“不知道,你知道?”

“我听我那两千里外的远亲说啊,这风尘三侠,各有名号,一个唤作急如火,擅使一杆红缨枪,另外两个唤作快如风,云里雾,擅用日月双飞子母刀,他们三兄弟各有奇能,说是飞檐走壁,杀人无影啊……”

这越传越离谱,吴逸走了十来里路,如今听到的已经是第十八个版本,这也不禁让他暗自发笑,不过他一点也不觉得这些东西无聊,反而别有一番趣味。

这不自觉间又走到了前几日初遇宁南侯车马的长道上,吴逸又见到了秦大夫祖孙俩,他们也正坐在一处茶寮间,与那贩夫走卒一同坐着,也听那说书人讲那已经编出了十几个版本宁南侯府事变。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