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查继佐告官的目的,到底只是正名,还是存有害人之心,不好说。
查继佐自己也写书,也写明史,但是他的书从不示人。他自己都知道不可被朝廷知道,他却告庄廷鑨的明史。他只是讨公道上头了吗?
而且查家本身的血统也很奇怪。查继佐自称汉人,但是清廷极为倚重,这个时候汉人被倚重的可是极少。
而查姓,一大来源就是满人姓氏入关以后改的。
不过以上这些,陈程都不准备深究了。因为他没有证据。
他只要知道查继佐确实在明史案上没有他说的那么清白久够了。
或许,这不是查继佐在洗白自己。而是原著的作者,查继佐的后人查良镛,金庸先生在洗地!
现在,陈程要知道的另一个问题:“明史案,我们先说到这里吧。我们再来说说袁承志。关于袁承志是袁崇焕儿子的说法,是你作保的。你凭什么?”
“吴六奇!”
查继佐大声说:“是吴六奇要我说的。”
陈程很是意外,面上却丝毫没有显示出来,只是颔首。仿佛他本来就知道。
这样的态度,让查继佐更是惶恐:“在吴六奇发迹前,我曾对他有恩。赠送过钱财。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现在已经成了总兵官大都督,便在明史案中帮了我一把,保下了我。
“不过我不能暴露他,便谎称是陈近南救三名士的时候,顺便救下了我。”
也是为了脸上贴金吧?陈程冷笑着想。
陈程问:“所以呢?”
查继佐继续说:“我自然对他极为感激,并问他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他说恰巧有一件,那就是他恰巧知道袁崇焕遗腹子消息,希望借我的口说出去。因为我略有薄名,大家会信。”
“袁承志?”陈程问。
“不错,吴六奇便是这么说的。”
陈程奇道:“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查继佐回答:“吴六奇曾是永历皇帝的总兵,他自然见过袁崇焕的。”
呵呵。
原来吴六奇还是永历皇帝的总兵,投降到清国的。有意思啊。鹿鼎记中说他是无间道。听起来很可疑。
而且永历皇帝登基的时候,明国都灭了,崇祯都死了。他和袁崇焕八竿子打不着!
陈程问:“他如何认识袁崇焕的?”
查继佐思量一阵,说:“他是吴三桂手下的红人,自然是认识袁崇焕吧?”
呵呵。
吴三桂和袁崇焕,一定八竿子打不着。
而且永历皇帝的总兵,去清廷当卧底就算了,或许还有这个可能。可他居然还投效吴三桂?
永历皇帝视吴三桂为最大死敌!
虽然陈程不太清楚吴六奇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他已经可以断言了,吴六奇在撒谎。
或者说原作者在撒谎。
见到吕文德的时候,陈程就知道了这个时空的运行规律。
金庸武侠交错时空,本该以金庸的说法为准。
比如他说岳飞这个时候还没被平反,那么岳飞就没被平反。
只有他没有刻意提到的人,才会遵循史实,比如建安王赵禥!
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吕文德。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很简单,当作者只是疏漏的时候,以作者的说法为准。但是当作者明知真相,故意说谎的时候,陈程就能让它们偏转为历史本来的模样。
对不起,查先生,在查继佐和吴六奇的问题,你说谎了!
陈程得到了他想要的消息,没有继续为难查继佐,也没有继续讨论他那些不能被证明的罪行,直接给韦小宝写了一封信,直接安排人读给这文盲弟弟。
在收到文盲弟弟的回信以后,陈程轻敲桌面。他也该北上了。
是时候,重出江湖了。
这一次,既要探知袁承志的身份问题。也要顺带参加福康安的掌门人大会。
只是该带哪些人一起呢?最懂他的李文秀,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