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浑身上下都覆盖着薄薄的肌肉,基础的军体拳也打的虎虎生威,耐力也是从勉强能跑个800米练到跑二十公里是常态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一阵风就能吹到的弱鸡了!
这两年,方寄北还教会了我开枪以及丛林求生的各种技能!
所以这个任务我怎么着也要完成它!因为我绝对不可能离开方寄北的!通过这两年多的相处,我们已经在彼此灵魂上施加了烙印,这一生,除了他,我不可能再爱上任何一个人!
我:“好,我答应您。那我临走之前,能让我见方寄北一面吗?”
方爷爷:“不能。”
我撇撇嘴,回道:“好吧,那我什么时候出发?”
方爷爷:“今天就出发,待会有人会给你准备好东西,送你过去。”
我在心里仰头望天,怒骂老天爷不长眼,然后平静的说了声:“噢,知道了。”
等我稀里糊涂的被直升飞机扔到沙漠里的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着空中的飞机竖起中指。
还好跟我一起被扔进来的还有一个大背包,里面有专业的护目镜,防风头巾,一套野战迷彩服,一个睡袋,一个定位手环,两个装满水的军用水壶(1L容量),两瓶含维c的500ml饮料,两包压缩饼干,还有一只军用的匕首和一个防风打火机。
这就是我未来7天的全部生活物资了。还是在我走对路的情况下,如果我走错了方向,未必能在7天的时间里走出去。
我环顾四周,先盘腿坐下,整理行装,思考对策。
中国有八大沙漠,几乎全部分布在中国的北方,覆盖了整只雄鸡的背脊。按照距离和今天飞机飞行的时间来计算,最有可能的应该是离得最近的两处沙漠,柴达木沙漠和腾格里沙漠。
如果是柴达木沙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能走出去。
因为柴达木沙漠的沙丘分布比较零散,并多与戈壁交错分布于洪积平原上,形成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向的断续分布的沙带。柴达木沙漠的沙丘多为流动的新月形沙丘、沙丘链和沙垄,一般高5米-10米。超过20米的复合型沙丘链很少。
所以柴达木沙漠是比较容易辨认的。
柴达木沙漠中有一处间歇泉,就在靠近柴达木沙漠东边的都兰县下辖的诺木洪乡的戈壁滩上。这还是因为东部的年均降水量比西部高出了五倍,所以才形成了这样一处间歇泉。
我手上的水省着喝,也只能坚持2两天,所以想要在沙漠里活7天,就必须找到能够补充水分的植物或者是水源。
如果方爷爷想让我死在沙漠里,也没必要闹这一出,所以我肯定不会被丢在沙漠的中心地带。
那两者结合起来,如果这里是柴达木沙漠,往东走是最合适的。
但如果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话,应该要往南走才能走出去。我回想了一下腾格里沙漠的气候特点,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因为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中气候最宜人,全年平均降水量最大的一个沙漠。整个沙漠中分布着大大小小四百多个淡水湖泊。有数量很多的牧场和牧民,全年接待游客。如果把我丢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用不了7天,我可能很快就能遇到来游玩的人或者路过的牧民,这就达不到考验的目的了。
如果把我丢在沙漠中间,7天根本不可能走出来。
所以我几乎能够确定我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柴达木沙漠。当然还要走上一两天看看周围的环境和地貌,才能准确判断出来。
我打起精神,换上野战迷彩服。将身上的短袖和运动裤收进背包里。趁着时间还早,准备开始行动。
我在脑子搜索方寄北曾经给我上过的野外求生的课程内容,整理出了几点横穿沙漠的时候,要注意的要点。
第一是:要避开背风面松软的沙地,尽量在迎风面和沙脊上行走。
沙漠并不是一马平川,沙漠会在风的作用下形成一个个的沙丘。迎风面受风蚀作用,比较平坦,沙粒粗大,被压得很实,比较硬,在上面行走比较省力;背风面主要是沉积的细沙,比较松散,在上面行走,陷入较深,很消耗体力。
所以如果遇见比较大的沙丘能绕就绕,实在饶不了一定要在沙脊上走,当然要做好防风沙的措施。
第二点就是:要找准方向。在没有指南针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太阳和一根棍子来判断方位。如果实在找不到棍子,看日出日落或夜晚的北极星都可以判断出方向。
第三点:太阳最烈的时候千万要找个背阴的地方休息,不仅能将体力的消耗降到最低,还能合理安排一天的行程。
第四点:遇到的植物挖一挖,很多沙漠的植被都有球形根茎块,剥开之后里面会有水囊。有一些植物本身含水量也很高,比如说仙人掌、丝兰花叶片、龙舌兰的花径都是无毒和很好的补充水分的植物。
当然,沙漠蜥蜴、沙漠蝙蝠或鼹鼠的血都能补充水分,前提是能抓得到。
第五点,不要错过好找的水源。
沙漠中,有一些植物周围是非常容易发现水源的。比如说芨芨草、白刺等等,如果实在找不到其他补充水分的东西,遇到这类植物,往最大、嘴茂盛的一丛地下挖一挖,运气好也能挖出水分。
我把这几个要点在脑海中过了一遍,然后找准东方,开始前进。
第一天其实还好,毕竟我的身体是坚持锻炼了四年的身体,虽然第一年生了两场病,身体有一些亏损,但在之后的三年中,完全补回来了!更何况大三大四这两年,接受的都是专业的训练,我的身体比起以前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了。
现在天气晴朗,六月初也没有想像中的温度那么高,除了中午太阳最大的三个小时,我找了个大土丘的阴面躺下睡觉外,其他的时间我都在走路。
所以第一天我走了40公里。
中间挖到了一窝白蚁,虽然我一点都不想吃,但为了能节省一点水和食物,我硬着头皮全吃了。
突破了心里障碍之后,我发现味道也没那么糟糕。但我的水实在太少了,我已经尽量严格控制自己的喝水量了,但第一天结束后,其中一个水壶还是快见底了。
这个考验比我想象中还要艰难。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整装待发。今天沿路我必须要收集一些含水的植物了。如果实在不行,我就要吃一些含水量丰富的草,如果还是没遇到,那我第三天将会非常艰难。
<!--PAGE 5-->
今天的运气很好,我遇到了好些小颗的仙人掌,我吃了一些,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补水啊。剩下的全部用多余的衣服裹上,塞进了背包里。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