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不明白荆轲说的话,道:“你刚才说过,你也想跟我做朋友,我也想跟你做朋友,那我们就可以成为朋友。”
荆轲道:“我觉得我们已经是朋友了,你说是不是?”
王重阳心里很高兴,赶紧点头,道:“是是,我们是朋友。”
荆轲道:“但是朋友归朋友,对手还是对手。不能因为我们做了朋友,就不再是对手了。”
王重阳又糊涂了,直愣愣地看着荆轲。
荆轲道:“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王重阳道:“什么意思?”
荆轲道:“我们是朋友,但不是说我们在什么世上都要保持一致,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法则,有时大家的法则甚至是相对相反的。”
王重阳嗫嚅道:“那么……你的法则是什么?”
荆轲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第二句王重阳没听明白,但是第一句话他经常听师父东方珂说,很清楚它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是知己,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想得到的也是知己,只要得到了真正的知己朋友,那么他可以为知己的朋友去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知己者往往就是这个士的主人,他了解侠士,赏识侠士,重用侠士,这便是知遇之恩,为了报这知遇之恩,士人往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王重阳不知道荆轲的主人是谁,很可能就是用邪术复活他的那个铁围山尸陀林的人,刚才荆轲曾经说主人之命不可违,看来自己跟他的这一战是不能避免了。
王重阳不能理解荆轲的行事方法,既然是朋友就不应该兵戎相向,既然兵戎相向,又怎么能够做好朋友?更何况动起手来,刀枪无眼,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又怎么做得成朋友?但是荆轲是来自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上古时候的侠士跟现在的侠士做事风格大不一样,这让王重阳觉得非常困惑。
王重阳道:“既然做了朋友,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之间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呢?”
荆轲笑道:“且不说我们之间的事情是个无法解决的死结,即便是有办法解决,我也不愿意放弃这一战。找到真正的朋友很难,找到真正的对手更难,而找到一个既是真正朋友,又是真正对手的人则是难上加难。我在上一世很不幸,既没有找到真正的朋友,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对手。”
王重阳听师父讲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便道:“那个燕太子丹不是你的朋友吗?”
荆轲道:“我曾经以为他是我的朋友,但是他太让我失望了。”
王重阳道:“我觉得他对你挺好的。”
荆轲道:“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他对我是挺好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对我侮辱太甚。”
王重阳道:“你指的是哪一方面?”
荆轲道:“他既然选择了用我,就不应该怀疑我,甚至在临行之前用语言刺激我。他给我配了个副手,名字叫作秦武阳,但是我不相信这个秦武阳,所以想等着我的朋友来帮忙。这个时候太子丹跑来催我出发,竟然说出‘如果你改变主意,我可以先派秦武阳去’这样的话来,有道是士可杀不可辱,是我一时忍耐不住,没有再等我的朋友,跟着秦武阳那个废物出发了。太子丹又安排让我捧着装有樊於期人头的匣子,而让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徐夫人的匕首就卷在地图里面。这分明就是让秦武阳担任刺杀任务,而让我当他的副手。对于一个刺客来讲,没有比这个侮辱更大了。”
王重阳犹豫了一下,道:“那你为什么还要为太子丹去刺秦王?”
荆轲道:“我不是为他去刺秦王的。其实从一开始,我就不是为了他才这样做的,所以他的这些侮辱我都能够忍受。”
王重阳忽然想起师父说的话,大声道:“我知道了,我师父说过,你是为了天下苍生才去刺秦的。”
荆轲道:“你师父错了。我不是为了天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