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是个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之后,建寺庙,写经书,度僧尼,造佛像,做了无数的佛事,还曾经两次要出家做和尚,被满朝文武大臣捐献财物从寺庙里赎了回来。身毒国僧人不戒食肉,中国僧人不食肉就是梁武帝大力提倡的结果,后世用来忏悔解怨,灭罪消灾,济度亡灵的佛事就被叫作梁皇忏。
当时见到了这位西天高僧,梁武帝将自己的佛事全都说了一遍,然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说:“并无功德。”
梁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说:“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再问:“如何是真功德?”
达摩祖师回答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接着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祖师回答说:“廓然无圣。”
梁武帝最后问:“对朕者谁?”
达摩祖师回答说:“不识。”
梁武帝未能明白达摩祖师的苦心引导,达摩祖师也知道话不投机,再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便悄悄离开,折一枝芦苇,放在水上,踏着芦苇度过汹涌澎湃的长江水,到了长江北岸的魏国,这就是有名的一苇渡江典故。
到了魏国,达摩祖师不再到处游说,而是选择了嵩山旁边的少室山,在少林寺旁边的一个高崖上的石洞里,面壁静坐,九年中未曾离开过石洞,终于感动了当时的一个名人,前来石壁外面站立侍奉,大雪将他的膝盖全都埋没,他仍没有退缩,最后抽出佩刀,将自己的右臂砍下来,献给达摩祖师。终于得到了祖师的认可,成为东土第二任祖师,他就是慧可。
后来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心,道心传弘忍,弘忍传慧能。这就是禅宗史上有名的六祖。禅宗从六祖慧能开始,终于如当初达摩祖师所说的那样,“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而达摩祖师用来印可徒弟的信物,便是他从身毒国带来的随身衣钵,另外还有一本《楞伽宝经》。
禅宗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之时,是在盛唐时期,此时身毒国的佛教却开始走向衰亡,先是经不住印度教的攻击,到了中国宋朝时期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肆入侵,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王重阳对于身毒佛教的历史一窍不通,但是却知道这位立下宏愿的番僧经历,知道他身带佛门重宝来到中国,想用两件重宝来交换祖师衣钵,那两件佛门重宝,一件是贝叶古经,那是最早书写佛祖释迦牟尼言论的经书,当时身毒并没有纸张和笔,这些经文都是用刀刻画上去的。另外一件则是佛顶舍利,乃是佛顶骨化成的舍利。
这两件法宝都是佛门重宝,凡是佛门弟子都想见识,更不用说能够拥有它们,所以少林寺的主持方丈一见之下,眼睛都直了,后来在谈话的时候,眼光也不时地被它们吸引过去,如此失态自己却不知觉。可惜的是,少林寺里并没有这位番僧想要交换的东西,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带走了它们。
无行天尊,当时还是式叉摩耶,离开少林寺,按照少林寺方丈的指示,来到了大庾岭上韶关附近的宝林寺,那是六祖慧能驻锡修炼过的地方,达摩祖师的衣钵从少林寺一路传下,到了六祖慧能手里就再也没有往下传。可惜宝林寺现在一片荒凉破败,不要说寻找祖师衣钵,连个打听的人都找不到。
式叉摩耶本来是遵循师父的遗愿,不远万里,步行来到了中国,想要用手里的两件佛门至宝,换回祖师衣钵和《楞伽宝经》,但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受尽了无数的凄凉和屈辱,几乎踏遍了整个中国大地,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宝物,最终,连他自己也从番僧式叉摩耶变成了无行天尊。
现在看来,昙月大师一定是在用祖师衣钵,甚至还有《楞伽宝经》来引诱无行天尊来跟他合作,无行天尊帮助她抵御天诛,她帮助无行天尊找到祖师衣钵和《楞伽宝经》。
现在的问题是,昙月大师真的有祖师衣钵和《楞伽宝经》吗?